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教育   382篇
科学研究   66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35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参加2005年全国大学生女子足球锦标赛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的整理,对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中国大学生女子足球发展的设想和对策。体教结合,探讨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希望能在女子足球人才培养体制、大学生女子足球竞赛制度和大学生女子足球赛事推广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推动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和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2.
实施主体性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发展交互主体性突出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是推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对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为了深入探索体育产业商业运行,启发现实黑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思路,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黑龙江体育产业商业运行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体育产业商业运行可以从模式设计入手,注重参与主体能动性和政府有效规制,现实运行中需要供给有效制度、建立相容性环境和培养各参与主体的微观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44.
针对《全民健身条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激励理论,引入激励机制,以激励对象为切入点,重点分析政府、体育行政部门、学校、社区4个激励对象,构建以激励需要、激励目标、激励手段为核心内容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民健身各方主体的积极性,以促进和保障《全民健身条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45.
厘清民俗体育和体育民俗概念之间的差异。以上海为个案,介绍其体育民俗的发展历程。认为:古代上海的体育民俗既呈现出江南民俗的普遍性,又具有上海自身的地域特点;近代上海体育民俗有了区域的分化,同一种民俗事象也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建议:厘清体育民俗各项目的归类;更好地依托传统节日、新型节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开展体育民俗活动;还体育民俗于民众。  相似文献   
46.
运用录像观察、数理分析等方法,对第19届世界杯亚洲参赛球队与四强球队的概况、阵型、进攻与防守技战术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亚洲参赛队在战术阵型、攻击能力和防守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借鉴世界强队以及亚洲球队发展的经验,我国应制定足球发展规划,优化职业联赛,加强青少年足球工作,提升技战术水平,培养一批核心球员。  相似文献   
47.
本文给出线性距离空间构成赋范线性空间的一个充要条件和线性距离空间构成内积空间的三个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8.
从药用植物大黄藤中分离出内生放线菌2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病菌和链格孢菌为受试菌株,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共有14株内生放线菌对1株或1株以上的受试菌株有抗菌活性,其中平板抑菌圈直径大于20mm的菌株有1株(ADG11).研究结果表明,大黄藤内生放线菌具有良好的潜在应用价值,值得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9.
玄言诗在东晋盛行有百年之久,在这期间,山水诗也在发展着,它们之间互相交融,彼此消长。东晋后期湛方生的山水诗已是较成熟的山水诗了,此时玄言诗与山水诗的消长已发生倾斜,山水诗呈蓄势尽发的态势。刘宋时的谢灵运、鲍照对山水诗的成熟壮大起到了关键作用。谢灵运以写景细腻精致擅长,鲍照以取景奇异感情炫魄著称,二者又程度不同地都融情于景。谢诗承继玄言,而又降其为附庸;鲍诗无承老庄,激抒胸襟块垒。二人对玄言诗的消退和山水诗的勃兴的贡献至为重大。  相似文献   
50.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转型社会是中国法治建设走不出的背景。社会转型决定了当代中国的法治结构是乡土社会的法和现代社会的法并存与对立。法治建设的理念和路径选择都要立足于转型中国的客观事实,观瞻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一体同构性,正视区域法治的差异性,撷一种法律与政治妥协的智慧,以开阔的视野,在坚持法治基本理念、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尝试探求具有“相对合理主义”的中国现代法治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