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9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89篇
教育   1907篇
科学研究   328篇
体育   279篇
综合类   239篇
信息传播   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碳素厂在生产碳阳极时,需加入一定量沥青作为粘合剂。碳阳极在焙烧时沥青转化为沥青烟气排出,一部分没有燃烧的沥青烟气直接排入大气,严重超过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给人体健康和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章在国内碳素厂沥青烟气治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用于中小型碳素厂沥青烟气治理的系统,使沁阳黄河碳素厂的沥青烟气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42.
从诗歌文本入手,通过对诗歌所描写的亡国之象、宗族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哲夫”与“哲妇”为周幽王及其宠妃褒姒及周幽王友戎狄、仇诸侯等问题的分析,并以《瞻 》与《召旻》两诗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不同为佐证,详细论证了《瞻 》一诗的具体创作年代为马骊山之难、西周覆灭后,周平王东迁洛邑之前,即周平王元年(前770年)顷;而《板》与.姥是周幽王九年(前773年)至十一年(前771年)之间的作品。  相似文献   
43.
教研活动的新形式--"说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说课”在高职院校教研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理论上阐明了“说课”的涵义、内容、类型、作用以及指导原则等,为高职院校的教研活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4.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针对《电路分析》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模式等方面展开教学改革与实践分析,通过《电路分析》课程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45.
博客(Blog)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沟通方式和知识管理工具。通过建立班级博客、博客群组、班级作品集和写作学习资源库等途径构建基于博客的英语写作教学同学互评模式,将有效地利用博客这一新型的教学平台,改善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让同学参与到作文的评改活动中,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46.
文学接受过程是较为复杂的过程,它是接受主体在文学文本中启动、强化、不断深入展现生命力的动态过程。本文试图用文学接受过程的有关理论从"从期待视野看琼瑶小说——琼瑶重视读者;从接受心理看琼瑶小说;从读者的接受动机看琼瑶小说"三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琼瑶小说。  相似文献   
47.
本文针对当今高等教育毕业论文的选题中出现的过度追求前沿、高科技,选题题目过大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8.
介绍美国专业科学硕士的大致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质量保障组织。分入学前、培养中和毕业后三个阶段,并结合各个阶段的相关教育要素,对其专业科学硕士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9.
宁波市服务外包从2008年开始起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植服务外包发展的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宁波服务外包产业的后发崛起。宁波在服务外包业务量、认证企业数量、人力资本成本和供给等方面相比杭州、苏州等示范城市尚存在一定差距。应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实施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建立多元立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体系等提升宁波服务外包的承接能力。  相似文献   
50.
从小说的叙事性到戏剧的小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的叙事性是小说的主要性质。小说的叙事性使其成为正宗的叙事文学或说是叙事文学的主体。戏剧有无小说性的问题实际上是戏剧有无叙事性的问题。戏剧客观上有许多叙事性。小说的叙事性与戏剧的叙事性在时间、空间、叙述、效果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点。二者的契合,就产生了戏剧的小说性。中国戏剧的小说性,是在它长期发展过程中溶化、综合叙事艺术而生成的。如将一些经典戏剧改编成小说是一定不乏读者的。戏剧的小说性这种现象,不是戏剧对本体的背叛与变质,而是对周边艺术的浸润与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