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99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184篇
教育   5246篇
科学研究   646篇
体育   476篇
综合类   4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5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134篇
  2020年   93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34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557篇
  2009年   554篇
  2008年   618篇
  2007年   597篇
  2006年   563篇
  2005年   458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53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20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尼采出于自身性格和对时代的体验,洞察到生命意义与价值的缺失,称这种缺失为“虚无主义”,并对之进行追根溯源,从心理学的角度揭示了现有道德和禁欲主义的起源,重估价值并试图超越创造一种新价值。尼采的出发点是力是否充沛丰盈,生命和生存是否被肯定,现实世界是否是人类的居住之所。  相似文献   
942.
在进行智能化建筑的设计与施工时,应强调对智能建筑内涵的深层次理解,提高施工单位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重视业主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对设计思想、设计内容、施工管理制度的协调和统一。  相似文献   
943.
梁漱溟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梁漱溟人生经历的变化和思想的成熟,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也经历了三个较为明显的阶段:前期是对东西文化和教育从学理上进行深入细致的对比分析;后来从个人经验和现实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学校教育进行批判性反思;最后是构建极具个性特色的乡村教育理论和实践,以教育促进乡村建设。通过梁漱溟教育思想的梳理和评析,我们从中可体悟最后一代儒家知识分子对中国社会、民族和教育的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944.
郑观应对中国传统的藏书楼文化进行了批判,介绍了西方图书馆先进的理念和制度,对中外藏书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建设开放型书院的设想。郑观应图书馆思想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学史上有一定的先进意义。  相似文献   
945.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学费、招生制度的改革,1999年国家助学贷款应运而生并获得明显成效。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2004年6月《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使国家助学贷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946.
认知结构理论的扩展化时期,众多认知心理学家不断扩充认知结构理论,对认知结构的过程和机制进行了具体而细微的研究,为真正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广泛而具体的指导。自我调节学习近20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自我调节学习是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面,能够促进学习在新情景中的迁移。学生的自我调节学习过程中存在三个影响因素即个人、环境和行为。自我调节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是认知结构理论在扩展化时期发展的重要代表之一,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建构自我调节学习的理论。这些理论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即自我能力理论、努力程度理论、学习任务理论和学习策略理论。  相似文献   
947.
可持续发展是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的未来共同发展战略,《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目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主要依据国务院1985年颁布的《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及实施办法,暂行20年,其中的一些内容已明显不适应当前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制定一部《风景名胜区法》,已成为我国风景名胜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48.
培养中学生良好的物理学科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学好物理学科至关重要.文章以成都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为例,对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作用、学生物理学习习惯的几个层次、培养中学生良好物理学习习惯的方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49.
以建筑工地噪声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跟踪监测,其结果表明建筑工地噪声是复杂多样的,同时分析研究了控制建筑工地噪声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0.
论教师道德人格及其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艳 《怀化学院学报》2003,22(6):114-116
教师的道德人格力量 ,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应该主动适应时代的要求 ,加强品行修养 ,加强道德人格的塑造 ,学习立志 ,躬行实践 ,自省自检 ,从而丰富和加强自己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