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32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740篇
教育   17655篇
科学研究   2361篇
体育   2166篇
综合类   205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808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506篇
  2020年   443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224篇
  2013年   1497篇
  2012年   1789篇
  2011年   1974篇
  2010年   2057篇
  2009年   1978篇
  2008年   2080篇
  2007年   1994篇
  2006年   1936篇
  2005年   1546篇
  2004年   1171篇
  2003年   867篇
  2002年   802篇
  2001年   651篇
  2000年   350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报假警"行为的性质不能一概而论,既可能是事实性行为,也可能是行政违法行为,更可能是刑事违法行为,应当按照主客观相结合并偏重客观危害性的宏观标准对其进行认定。解决这一社会病态现象需要将法内循规与法外成规结合起来。在法律框架内,"报假警"行为应归入结果犯,并适用比例原则以解决公法间的衔接问题,以教育引导为主;法外,公民社会安宁意识的提高,自律的加强,社会和谐理念的理解,才是避免"报假警"行为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992.
当舆论热点沦为“烂尾”新闻,最为受益的便是事件的相关责任人和单位。“烂尾”新闻的出现,与媒体舆论监督不到位和职能部门未尽其责有关系。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相关职能部门和媒体要履行好各自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993.
少数民族教科书产生于清末民初民族教育的转型过程中,并通过"普通化"和"专门化"的发展路径从现代教科书群体中分化出来。在现代民族学校中使用的,以少数民族为阅读主体的《简易识字课本》、《国民必读课本》和《满蒙汉三文合壁教科书》分别代表了民族教科书发展的"复线"路径。它们的产生从实践的角度定义了现代民族教科书以阅读主体的民族身份为基本标识,以复合"少数民族文化"和"国民统一文化"的二元内容为概念的第一属性,以民族语言为其第二属性。作为少数民族教科书研究中的核心概念,民族教科书的定义不但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明确的逻辑起点,更是通过概念的"内容第一属性、语言第二属性"沟通了教科书研究领域的"民汉"二元体系,为民族教科书搭建了广阔的研究平台与互动的对话空间。  相似文献   
994.
对江苏科技大学33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不同年级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学习动力影响因素、学习兴趣与专业认同、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自我效能感等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95.
将《税务筹划》课程构建成培养目标需要化、教学内容项目化、仿真平台实践化、校企合作岗位化、考核成绩过程化的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应用技术大学的应用性、适用性、技术性等特征,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996.
进行食品质量与安全(儿童营养与健康)专业的多学科实验、实训课程改革时,应坚持开放性、集群化、发展性和需求导向的原则,整合课程教学团队,加强师资队伍培育,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评价体系,从而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997.
Language use can reflect social identities and the way a person is presenting himself or herself to other people. As to show how gender identities can be reflected from the discourse, a casual conversa...  相似文献   
998.
《关雎》是《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其丰富的文化底蕴、语言特色一直受到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该文从互文性角度,对《关雎》三个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互文性理论在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Lu Xun’s stories, translated by Julia Lovell and the Rangs, are to be studied from the eco-translatological perspectiv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English versions is m...  相似文献   
1000.
《逸周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随着近年来研究方法和视野的累进,其中蕴含的学术思想及意义越来越多地得到学者的重视。《大匡》是《逸周书》中重要的一篇,其内容主要记载了周文王对大荒的匡助救赈措施。首先从其篇名、字词及语义内容方面考释了此篇的成文年代,认为《大匡》当成篇于战国后至秦汉时期。其次探讨了本篇所蕴含的思想,可以发现《大匡》篇已透视出早期中国文明的集权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