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5853篇
科学研究   1166篇
各国文化   23篇
体育   288篇
综合类   252篇
文化理论   50篇
信息传播   104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778篇
  2013年   413篇
  2012年   407篇
  2011年   523篇
  2010年   475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475篇
  2007年   528篇
  2006年   478篇
  2005年   460篇
  2004年   402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305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214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1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13篇
  1994年   95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71篇
  1991年   7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7篇
  1965年   6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坚持以学生为本 培养高素质人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高等教育改革也在稳步进行。原有的高等教育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因此,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成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2.
假设法是将题中的未知条件假设为一个已知条件,与其他条件相配合,经推算从中找到解题途径,最终求出结果的一种解题方法。有些应用题用常规方法解,很难找到解题方法,而用假设法,就能很快获解。 [例1] 已知甲数的2/3等于乙数的4/5。求甲乙两数的  相似文献   
113.
新时期师德建设的特点与方法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建设的新特点1.在育人思想上强调以人为本。计划经济条件下,更多的是强调教育的社会性,注重学校的整体目标,忽视学生个人的素质培养和个性发展,教师常常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本来就千差万别的孩子,学生的多样性发展面临严重危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政治体制的建立,赋予人以更大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打破了人格从属的等级关系,建立起了诚实互信、平等和谐的新型人际关系。面对人的解放,作为培养人、发展人的教育来说,一切教育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发…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对我校96──99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几条建议,为搞好体育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5.
适应我国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需要,适应现代生产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校在1985年试办一个超常实验班,从我校初一新生中挑选11周岁半以下儿童52人,  相似文献   
116.
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责任感的理解 在<汉语大词典>中,"责任"的含义是:一是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和职责;二为分内应做的事;三是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该承担的过失.  相似文献   
117.
重点分析了windowsXP的启动原理,提出了超常规多系统启动的安装途径。  相似文献   
118.
开放实验室,推动创新实验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11  
分析了部分高校土木工程实验室的现状,提出必须开放土木工程实验室才能充分开发利用;并通过两个具体实例进一步说明开放土木工程实验室是完全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特别的创新实验也是很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19.
英语破折号“──”既是标点符号又是语言符号,它的作用在于:烘托人物特征;渲染气氛;助造意象;包容言语的某一部分或替代相应的关联符号等等。  相似文献   
120.
人们在给事物命名时使用了大量的隐喻。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相似性是其运用的依据,相似性由具体指向具体或由具体指向抽象的指向方式与人类的认知习惯是相符的。根据凸显现的解释,隐喻思维具有相对性。泛人类经验与民族思维定势的综合影响,使得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和相对性并存,反映在事物命名上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