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0篇
科学研究   4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本节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选修三)网络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以网络通信的基础知识以及网络通信中常用的信息交换技术及用途为重点,涉及大量的内容原理和概念,学习难度较大。笔者借鉴著名心理学专家戴维·奥苏贝尔的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2.
研究显示.11岁儿童在内、外部学习动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5岁儿童的得分。.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习动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教育现状来看.学生正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压力日益显著.必然会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被动学习的情绪增长.从而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3.
研究显示,11岁儿童在内、外部学习动机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15岁儿童的得分.即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学习动机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从教育现状来看,学生正面临越来越重的学业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压力日益显著,必然会导致学习兴趣和热情下降,被动学习的情绪增长,从而对学习动机产生负面影响. 11岁和15岁儿童学习动机和数学素养间关系 11岁和15岁儿童数学素养和内部挑战动机之间均有明显的正相关,其中,15岁儿童数学素养和内部挑战性动机之间正相关要明显强于11岁儿童,而15岁儿童数学素养和外部选择简单任务动机表现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34.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有赖于恰当的宏观和微观环境,课堂环境就是这个微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穆斯(MOOS)社会环境理论在课堂环境结构中的应用。通过对课堂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发展和目标导向以及系统维持与改变三个维度的分析,提出在课堂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尊重个性的同伴关系将促使学生更多地表达创意;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创造动机;平等民主的课堂将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行为。  相似文献   
35.
《大学》中的幸福观浓缩着儒家德性幸福思想的精华,是指导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拓展功业境界、安身立命的基本价值取向,体现着"治心"与"治人"的双向度建构过程。道德主体的内在生命扩展是获得幸福的先决条件,而修身则是沟通"圣"与"王"的中介,将德性的先验性与外在事功的无限性拓展为实现"内圣外王"境界的幸福之路。《大学》的"三纲八目"将一条清晰的逻辑线索展开,为人们获得幸福的途径指明了方向。循着这样的修为次第,人们可以在德性的完满与现实生活的合理抱负中获得至善的幸福。  相似文献   
36.
冯超 《生态文化》2009,(4):39-41
走进森林,森林里深邃而宁静,偶尔会有一声鸟啼,偶尔会有几声虫吟,偶尔也会有野鸡或野兔悠然跳起,又倏地消失,搅动着静的森林动起来、活起来。  相似文献   
37.
2000年的高考作文,选用了一则较老的材料,让考生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笔者参加了本省的高考作文阅卷工作,对众多的高分作文 (一般在 54分以上 )作了分析,发现它们有一些共性,最突出的表现在下面三点。   一、题目取得好。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或如深谷幽湖,使人忘俗;或如明眸一盼,蕴味无穷。今年的高考作文,大约有 2%的考生没有标题,白白扣掉 2分。使用频率最高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就地取材,虽然切合题意,但看得多了,也就缺少新鲜感。而有些优秀作文,题目就是一块磁铁,牢牢地吸住…  相似文献   
38.
39.
民权学说是梁启超社会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学说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思想体系。梁启超的民权学说可以从两个时期来考察:一是戊戌维新时期,一是流亡日本时期。两个时期的内涵不同,前期较为狭窄,后期逐渐丰富。梁启超在不同历史时期采取不同的宣传方略,充分发挥报刊宣传的普及性、学会宣传的针对性、西书宣传的直观性以及学校宣传的规范性,并因时因地制宜,使民权学说在社会上广泛传播,对社会进步、国人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0.
田赋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立国安邦之基石,关乎其江山社稷之存亡,因此,它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一直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南直隶作为明朝当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田赋经济的发展变迁与整个明王朝其他的政治文化等制度一起影响了有明一代数百年的国运。本文就从南直隶江南各府以及北部徐州府的田赋情况以及经济和生活的变化等诸多方面来考查其对明王朝当时经济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