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115篇
科学研究   2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概述了通过生物酶和微生物的转化合成方法生产L-肉碱的国内外最新进展及作为机能性食品,饲料添加剂和临床药品的应用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92.
本期选取美国《时代》周刊的《中国工人》和《华尔街日报》的《中国正在成为绿色技术领导者》两篇文章进行点评剖析。作者认为,《中国工人》的一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很多时候,不是我们的主题不宏大,而是我们没有找到表达主题的最佳方式。后一篇点评则提出,在做科学事件的报道中,我们应巧用术语和数据,运用比喻化繁为简。  相似文献   
93.
今年七月不太平。紫金矿业旗下铜矿污水池渗漏污染福建汀江,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造成大连港湾油污染,一南一北两起事件迅速成为今年的重大环境新闻,引发了海内外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4.
2012年上海新闻传播研究热点综述“十八大”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和新闻传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12月4日,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下称《八项规定》)。《八项规定》发出以后,受到新闻界的关注和响应。  相似文献   
95.
没有预设立场 2008年,包括英国广播公司在内的多家国外电视台都播出了旅英华人、独立制片人书云的五集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A Year in Tibet),在海内外引起了轰动。与纪录片同步在英国出版的,还有一部同名的纪实文学,翌年在中国大陆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96.
改革开放,国人出境,无论长幼,皆有见识。这是一个13岁少年在历史悠久的水城威尼斯亲历亲识的一件小事。编者将其置此,因其虽小,却颇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97.
明确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地理学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教师应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确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环境是人类产生、繁衍、生活和发展的地方,是向人类提供各种能源、资源的场所,是容纳、清除和改变人类新陈代谢产物的空间,与人类息息相关,它创造、抚育了人类,人类离不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作为人类的对立面而存在,并按自己的规律发生发展着,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尊重这些规律,否则,将会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弄清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赖…  相似文献   
98.
一、研究实施CIS战略的意义 1.CIS简介 CIS是英文“企业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简称.是现代企业对自身经营理念、行为方式及视觉识别进行系统设计,以塑造富有个性化的企业形象,获得内部与外部公众组织的认同,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种战略。该系统起源于德国,上世纪60年代风行于欧美;后传人日本.80年代引入中国企业。该战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简称MI);一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简称BI);三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简称VI)。20世纪90年代,CIS战略风靡中国企业界。并被逐步移植到城市建设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  相似文献   
99.
周岩 《语文知识》2008,(1):25-27
萧红和迟子建,作为时隔50多年相继从东北黑土地走出的女作家,不约而同地关注着白山黑水,对其地域文化作出了理性的观照和思考。她们的乡土作品直面自然,直面苍天,有着执著的生命意识和对现代人生的思考,启示人们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它们也正因为包含了两位女作家对人类生命、生存等重大问题的探寻而具有永久的魅力。本文从对自然的呈现和对生与死的思考两个方面,探讨两位女作家对生命存在的终极关怀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0.
对滴眼剂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