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4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所谓"传媒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质和能力的总和。它是受众在接触新闻媒体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形成的对媒体信誉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判断和评价。  相似文献   
42.
本文就北京奥运会宣传报道的理念与基调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一报道集中体现了“透明、真实、客观、宽容、理性和多元”等特点。  相似文献   
43.
"熊猫外交"被纳入国家形象提升范畴,不仅改善了海外公众对中国的整体形象认知,也改善了他们对中国政府形象的认知,树立了中国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和全球野生动物保护的"榜样"形象,因此应该充分肯定"熊猫外交"对于中国国家形象改善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4.
论气候正义     
"气候正义",是气候变化领域依据社会正义理论提出的一个科学理念.它揭示了气候变化领域贫富之间的资源鸿沟,为应对气候变化确定了利益共享与后果共担的公平原则,和国际气候治理制度设计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45.
本文论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在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和奠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基础方面的历史性贡献,强调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共领导人在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
迈向辉煌的中国新闻学——与郜书锴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本刊2009年第3期郜书锴博士<走入黄昏的中国新闻学-30年中国新闻学的回望与反思>一文的回应文章.作者郑保卫教授表示赞同郜博士的一些观点,但不同意该文的整个基调和最后所得出的结论.作者认为"中国新闻学经过30年的建设非但没有发展,反而是日薄西山,走入了黄昏"一说,不符合新闻学科发展的实际状况的.作者希望通过此文能够消除该文的一些不利影响,还新闻学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7.
本文回顾了2011年我国发生的重大事件以及媒体的相关报道,认为2011年对中国媒体而言是奋进有为的一年,其丰富的实践给我们许多启示:坚持党的领导是新闻事业繁荣发展的政治保障;发展对外传播是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环节;加强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广网络政务是信息公开的重要渠道;完善自律体系是网络管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8.
互联网等新媒体自出现以来,便以不可阻挡之势迅猛发展,日益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和强大竞争力,从而使得整个媒体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存共生的新的媒体格局.  相似文献   
49.
正五、新闻批评的方针和原则1.新闻批评的方针新闻批评是一种锐利的思想武器。在揭露问题、针砭时弊方面,有着特殊的战斗性能。它像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得好,可以惩治腐恶,起到积极的和建设性的作用,如果用得不好,则可能伤害同志,起到消极的和破坏性的作用。因此,开展新闻批评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一定要慎之又慎。新闻媒介要认真考虑批评的影响和效果,为此,必须确定新闻批评的正确方针,掌握新闻批评的正确  相似文献   
50.
正三、新闻批评的含义、特点及舆论威力新闻舆论监督,从广义上讲,包括公众借助新闻媒介就党和政府的某项政策、决策、某些工作提出咨询、建议和意见,也包括对某一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发表看法和意见。这些看法、建议和意见可以是批评性的,也可以是非批评性的。但从狭义上讲,新闻舆论监督则主要是指新闻批评。换言之,新闻批评是新闻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1.新闻批评的含义新闻批评是指运用新闻手段对社会不正之风、消极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