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9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韩露 《成才之路》2014,(35):56-56
儿童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升的重要学习载体。儿童作品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的儿童作品要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兴趣,儿童作品语言要简单易懂,要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2.
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一“四位一体”目标,新时代学校体育教学必须贯彻落实“教会、勤练、常赛”新课程理念。“常赛”作为一项常见而重要的体育教学活动,可有效评估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并培养他们核心素养。通过参与比赛,学生能够展示所学技能与知识,同时会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此外,“常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自律能力,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品德和核心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将“常赛”纳入体育教育课程中,能够有力地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常赛”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时代契合、实践认知与本质追求三个方面出发,结合学校体育“常赛”教学相关论述,阐明“常赛”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要义,揭示“常赛”在落实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3.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各民族深化身份认同、维系情感纽带、强化利益关系的坚实思想基础,更是维护国家和平统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源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非无根无蒂,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与理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其提供了深层次内涵滋养与精神激励,马克思共同体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族理论以及根植于中国实践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理论基础与方向指引。唯有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理论基础以及置于中华民族“自在”“自觉”“自为”发展阶段中探讨其历史逻辑,才能对其有根源性认识和深层次认同,为新征程中更好地推进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党的民族工作实践夯实基础条件,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民族力量。  相似文献   
74.
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建立受所处生态系统的影响。国外研究者对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特点如生理自我、情绪自我、能力自我、社会自我,以及生态环境取向下视障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程度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研究对象选择不均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研究内容有待深化;研究视角有待拓宽。据此,本研究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对后续相关研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