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丁丽琼 《新闻世界》2012,(6):116-117
随着微博的影响力越来越火,引发了一系列的负面问题,如谣言的传播、虚假信息的发布、“粉丝”买卖、言论侵权、以及利用微博进行欺诈等。为了减少上述问题的不良影响,微博实名制在今年3月中旬开始实施。本文认为微博实名制实施后,一方面可以利用隐私制衡微博这一公共领域中个人的不理性行为,并限制消费、买卖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言论自由方面提醒诸人警惕“网络暴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之初就确立了新闻舆论工作党性原则,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底色.党性原则作为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和血脉基因,百年来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形成与确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调整与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深化与拓展,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走向完善与成熟.从最初的报纸到广播、通讯社、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媒体,党性原则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丰富与拓展,不同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贯穿始终、从未改变的一条红线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党的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根本保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  相似文献   
13.
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70周年的历史节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沿着历史溯源、理论创新和实践指导三种研究路径,进行了新探索,取得了新突破,获得了新成果。2019年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主要表现为新中国70年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回顾与未来路径探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研究的持续加强与深入开掘、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价值与实践的双重关注等三方面,呈现出反思与超越、延续与深化、坚守与落地三个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不少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常常感到内容不具体、不充实,缺少细致的描述。这样的作文往往只有几条筋,,缺乏感染力。怎样指导学生克服上述毛病,把作文写得具体、生动呢?加强扩写训练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扩写就是在原文基础上进行补充和扩展,做比较细致的描  相似文献   
15.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能为下一步的成功奠定基础。一节思想品德课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导入新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这一节课的成败。如何选择最佳的方式导入新课,我在这方面进行过一些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谈体会导入新课刚入学的小朋友对老师、同学,对校园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好奇。  相似文献   
16.
丁丽琼  邓绍根 《新闻大学》2023,(2):1-15+117
近代中国的“恩格斯”记忆变迁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紧密相连。1899年,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名字一同进入近代中国人视野,其简要生平及个别著作得到初步介绍。十月革命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的传播,恩格斯的专门介绍陆续出现;20世纪20年代末,随着对马恩关系认知的深入,恩格斯的独特贡献和个人价值得到凸显;1935年,纪念恩格斯的文章开始出现,关于恩斯格的记忆更加饱满丰富,强化了其精神价值与象征意义,“马恩列斯”这一“谱系”逐步成为“恩格斯”记忆的主导框架。近代中国的“恩格斯”记忆变迁经历了初识、拓展、再认以及纪念等四个阶段,完成了其记忆的入场、觉醒、发酵与升华过程,体现了存储记忆向功能记忆的转化,呈现出记录中的重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