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阐述了生态文化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必然性,并从5个方面对生态文化建设的现实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我国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才能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博士课堂"是基础教育阶段高端科学研究资源科普化、课程化的先行先试项目,是探索国立科研机构和地方政府合作办学新模式的路径之一,是"科""教"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意义的积极尝试,是新时代科学课程改革的大胆实验,是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素养以及从小"爱生活、爱科学、爱国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阐明循环经济科学内涵入手,论述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在职人力资本特性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宁宁  赖晓 《科技与管理》2009,11(6):112-115
为了总结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特性如何影响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方式的一般规律,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一般假设,分析了企业在职人力资本的基本属性、企业技能的一般状况,同时构建了基于两者的互动关系的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框架,研究提出的4种不同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式,对如何促进企业人力资本投资效率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化建设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浅析了生态文化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及有关建议,指出应通过完善现有法律、加强执法及配套制度等多项措施,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顺利转轨。  相似文献   
16.
建设生态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必然要求。加强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生态文化建设,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生态文化,加强国民生态科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借鉴国外生态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建立公众参与和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生态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学习素养的意义,探索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学习素养方面的策略,提出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介绍了传统文化的概念及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并结合教材内容及课堂教学实际,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传播并积淀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渗透传统文化观念等优化策略渗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PM2.5内涵的阐述,指出PM2.5给人们带来的严重危害性,并解析提高大学生对PM2.5的认知程度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企业中两种典型的社会交换关系:一种是员工与组织之间的组织支持感,另一种是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主管支持感。通过研究两种社会交换关系,分别分析结果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如何通过这两种社会交换关系来影响组织认同。样本来自北京69家企业的294名员工。研究结果发现:组织结果公平只有通过组织支持感来影响组织认同,组织互动公平只有通过主管支持感影响组织认同,组织程序公平可以通过组织支持感和主管支持感两种途径影响组织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