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汉语言档案名词的发展整体上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历史时代和甲骨文化、青铜文化、简牍文化、纸质时代、电子时代五个文化分期.其发展过程包括:起源(先秦)、古代体系形成(两汉)、古代体系的平台发展(三国至清)、近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初步形成、现代专业性统一体系的成熟发展等几个自身发展阶段,包含"文""册""书""案""牍""图""典""卷""簿""籍""令""档"等十余个族类,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化本体为核心并融合了国内少数民族文化、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具有良好原生性、融合性、开放性、专业性的档案名词体系.  相似文献   
12.
宣贯新版《档案法》和修订配套法规是当前各级档案部门的工作重点,结合法理学理论和档案工作实践,对新版《档案法》立法设计的完整性和法条表述的有效性作出评估,具有现实参考意义.新版《档案法》以档案开放利用为引领,在多个维度彰显出立法设计完整性的显著进步;其政治定位、经费保障和信息化建设、档案征集渠道、档案收集工作、电子档案法律效力等法条表述的有效性大幅提升.然而,其过于依赖《刑法》的设计不利于达成立法的完整性;其法条表述仍存在一些歧义导致部分规定可操作性不强.总体而言,新版《档案法》的修订是进步而有效的,部分缺失可通过《档案法实施办法》等配套法规的修订予以补正.  相似文献   
13.
据考证,"公牍"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戎幕闲谈》一书.它是由"公"和"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在唐代以前,单音词"牍"就已经具备了文档含义,并组成了"竿牍""案牍"等"牍族"文档名词.在宋代,"公牍"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在元代还出现了"公牍文"这种新的文体.清代其使用次数激增,民国时期出现了两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分别是《公牍学史》与《公牍通论》.到现代,"公牍"仅在人们引用旧时文献时才会出现."公牍"的含义较为稳定,从出现之时就泛指公文,后代也沿用了这一词义,且多为官员、文人使用.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后,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开始向近代化迈进,直至民国时期专职性已经成为档案管理机构的最大特征,不同体系内的机关档案室以及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档案馆逐步建立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管理机构逐步形成了档案室与档案馆两大体系,但在"文革"期间遭受了极大的重创,之后档案管理机构进入了恢复和发展的时期.直到今天,我国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已经完全进入了信息化的时期,档案数据共享中心等信息化档案管理机构的出现为档案管理机构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相似文献   
15.
少林寺档案文献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但此前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笔者在这里就其组成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文化地位进行初步探讨,得出少林寺档案具有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价值这一结论,并从目前的少林寺档案馆建设这一实际问题出发,提出建设以少林寺档案文献馆为核心的“少林五馆”的建议,提升少林寺的文化影响力,使少林寺档案足以傲立于世界宗教档案之林。  相似文献   
16.
丁海斌 《档案》2014,(5):10-11
正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的命名方式。名词,就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过程当中,对事物命名的结果,亦既是认识事物的结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某一或某类事物会赋予不同的名称。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文档类事物命名的发展也从未停歇。文档类名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符号化事物,从  相似文献   
17.
丁海斌 《档案》2014,(10):7-10
学术研究首先是态度问题,热爱、喜欢还是出于某种功利目的,其本质具有天壤之别。由此产生科学研究的性质问题,即学术研究是具有真理性还是伪科学。做学问要有突破点,就是要有方向,并逐步拓展;调查研究是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文献调查和现实调查也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要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尤其要重视成果的原创性。学术从根本上讲是一种精神活动,人品与学品,决定着学术道路的宽与窄。  相似文献   
18.
先秦是我国文档名词的起源期。先秦文档名词的内涵由单义性向多义性逐步演变,组合由单音词向双音词演变,其产生领域呈分散性和多样性。文章首先分析了先秦文档名词的特征及历史影响,进而着重分析了"书"、"典"、"图"、"文"等高频词及其族类名词在先秦文献中出现的频率、时间范畴、内容范畴等,其中以"书"、"文"两族类最为重要,对后世的影响最为深刻;对低频词也进行了统计与简述;对具有特殊意义的《周礼》中的文档名词情况进行了总体性的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