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农村基础教育“内卷化”的制度性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基石,是巩固个体终身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内卷化"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基于效率优先下的社会分层作用弱化;基于增长趋势下的教育治理形式化凸显;基于维持状态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现实危机。究其根源,在于多重制度性因素的累积影响严重,其中"以县为主"的分级管理体制导致了教育治理的形式化;"城市主导"的外控型教研室制度导致了需求表达的闭塞性;精英理念下的教育投入机制导致了资源倾斜的绝对化;市场导向下的生源流动机制导致了教育追求的异变性。如何消解农村基础教育"内卷化"是当务之急,急需提升农村基础教育的治理理性;构建高效的多元利益表达机制;打破制度渐进变迁的路径依赖;定位基础教育本质的价值排序。  相似文献   
42.
今年是新华通讯社成立80周年。重大的纪念活动,往往同时是一种重新反思和叙述其意义的阐释活动。《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为我们提供了反思和阐释的空间。  相似文献   
43.
常言道:“吃水不忘挖井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现在得到长足发展,有了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有“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落户在学院的“河北省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等。今天的发展都源于30多年前新闻专业的创建,创建入就是谢国捷(字戌生)教授。今年是恩师谢国捷先生驾鹤西去25周年,作为他的学生,我常常思念先生的恩德,但过去没有留下文字。  相似文献   
44.
(续上期)
  折射了民族发展的变迁史
  从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本身的说服力,《青春之歌》的成功是折射了民族发展的变迁史。  相似文献   
45.
我国长期以来的宣传体制和新闻体制,是沿袭战争时期和前苏联50年代宣传与新闻传播模式的产物。前苏联的宣传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统一而缺乏活力的体制,宣传工作在和平建设时期暴露出种种弊端:其一,宣传鼓动强调意识形态至上,对马克思主义实行僵化和教条式的理解;其二,宣传鼓动没有将党、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甚至成为鼓吹个人崇拜,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  相似文献   
46.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介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是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和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  相似文献   
47.
《杨柳青》是河北日报头版的一个新闻评论专栏,六十年代河北日报在天津出版时,借印制年画而闻名的津郊杨柳青镇而得名。该专栏“文革”中夭折了。1988年河北日报又恢复了《杨柳青》专栏,由储瑞耕同志主笔。 10年过去了,《杨柳青》已成为河北日报一个名牌栏目,多次在省内外获奖,1995年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专栏”。  相似文献   
48.
新闻舆论监督是通过传播媒体表达和传导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对社会权力(包括权力机构别个人),公共政策进行评价与监督。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功能多样化的产物,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民主的理念,是言论自由的表现.是现代国家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舆论监督的实质是将国家事务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党和政府的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将从事国家管理的公民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它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力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49.
大众传媒是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工具,是现代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报纸、通讯社、广播作为大众传媒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播以不受文化程度和年龄限制.可以跨越国界,在事实发生的同时,受众就可以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接收到自己想听的节目,更是战争中“宣传正义的无上利器”。在解放战争中大众传媒发挥了巨大的舆论引导作用,留给我们无限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50.
《良友》画报作为一份时尚杂志,从1926年2月创刊至1945年10月停刊,在中国内地出版了20年,其品牌的力量使杂志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且至今还有极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