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篇
信息传播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倪沫 《报刊之友》2010,(12):171-172
目前高校新闻专业开设的新闻采写课存在一些不足:课程实践有限;教材中关于新闻信息收集和分析的部分缺乏系统科学的方法体系介绍;课程开设对象多为大一学生,因知识结构及人生阅历所限,对社会问题、社会现象的解读、判断能力相对有限。教师在讲授《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时,应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有意识的加入社会学的知识、理论和方法,促使学生能用专业科学的方法收集、挖掘信息,在对转型期的当下社会状况有通盘了解的基础上,理性、深入、专业的剖析社会现象和问题。  相似文献   
12.
倪沫 《新闻知识》2006,3(2):17-2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气候和体育产业化发展的小环境共同造就的体育新闻的消费机制中,体育新闻报道一改多年来一直与政治、军事、全民健康教育紧密联系的面貌,脱去了不少强加其上的意识形态附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与多元态势,大量流行文化、时尚元素率先出现在体育新闻文本中,娱乐化、性感化的体育报道风格相继登场, 其间,一种借鉴武侠文学来将体育界置换成江湖,将体坛人物塑造成英雄、浪子、侠士、剑客、杀手式的江湖人物的武侠化处理方式,逐渐成为体育新闻的一个重要文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央视情景喜剧真人秀节目《谢天谢地你来啦》,放弃了多数真人秀惯用的窥视视角、巨奖刺激、压力困境,以及消费故事、消费身体的伎俩,以诉诸笑的困境方式“戏耍”表演嘉宾,让观众在目睹了嘉宾的尴尬、窘迫之后放声大笑,又在领略了嘉宾急中生智、化险为夷的智慧表演中获得满足。本文试图总结此节目差异性特征的同时,通过回答这档节目“笑从何来”的问题来解读其独特的“笑”的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