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6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31篇
教育   1532篇
科学研究   20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47篇
综合类   6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39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06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1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4年   3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傅西平 《当代图书馆》2004,(2):18-19,17
图书馆部室主任是馆长的助手,对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起着推动作用。文章对新时期部室主任应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做了较深刻的阐述。  相似文献   
22.
随着民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新闻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新闻纠纷最初往往以新闻投诉的形式出现,目前,接待处理投诉已成为新闻单位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投诉处理的好,可以将争端化解在萌芽状态;处理的不好,可能提高诉讼的发生率,导致连带恶性后果,给报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23.
24.
2016年4月,因当地政府进行新农村建设,在江西省吉安县吉州窑窑门岭窑址堆积东南发现一处窑业遗存。遗存出土瓷器的釉色种类较为丰富,有青白釉、白釉、酱黑釉、绿釉、黄釉、龙泉青釉等,器物造型多样,以烧造日常生活用器碗、盏、碟、枕等为大宗。从产品的釉色品种、组合,器物的造型、装饰、烧造特征分析,该窑场是一处北宋中晚期以烧造青白釉和绿釉瓷器为主的综合性窑场。鉴于吉州窑是宋元时期以烧造黑釉和彩绘瓷为主的综合性窑场,该遗存的发现,尤其是早期青白釉和绿釉瓷的发现,丰富了吉州窑的内容,对吉州窑发展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5.
26.
27.
傅秋兰 《成才之路》2023,(18):105-108
闽南食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基于闽南食文化构建幼儿教育体系,可让幼儿充分对话本土资源,深刻感受本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和文明礼仪,真正实现“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文章基于对闽南食文化教育理念与价值的分析,从教育目标、实施路径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探究闽南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28.
希望     
正~~  相似文献   
29.
去年九、十月间,我同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负责同志在参加了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学院举办的教育管理高级研讨会后,参观考察了美国马里兰、明尼苏达、科罗拉多、加里福尼亚四个州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并同教育界的朋友进行了座谈,对美国的教育有了一些实际的了解.古语说:百闻不如一见.从美国的东海岸,到中、北部和西部,从繁华的城市到宁静的乡村,我们耳闻目睹,美国既是一个经济发达、技术先进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矛盾尖锐、贫富悬殊的国家.在一万米高空的飞机上,鸟瞰大厦林立的城市,绿荫笼罩的山冈,肥田沃野的大地,汽车飞  相似文献   
30.
苏轼是北宋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耀眼的明星。他一生沉浮于宦海 ,出入于儒释道 ,纵横于诗文词的创作 ,处处以“随”这一人生哲学平衡自己的心理 ,保持自己的存在。可以说“随”是其坎坷人生的心理暗示 ,是其出入儒释道的哲理反思 ,是其文学创作的成功经验 ,研究苏轼时 ,如果抓住了这个“随”也就摸到了苏轼文心跳动的节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