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2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傅海 《新闻记者》2006,(12):60-60
《新闻记者》2006年第6期刊登了李天伦先生的文章《揭丑就可抛却职业伦理?》,文章认为,记者在报道“汉芯一号”造假案的过程中,拒绝了消息提供者要求保密的请求,原原本本地公开他们的谈话内容.是抛却了职业伦理。  相似文献   
52.
茫尔 《课外生活》2020,(9):18-19
没想到吧,一条小小的尾巴居然有这么多功能。最近,一条人工尾巴的问世,也为我们人类带来了福音。日本东京庆应义塾大学的一个团队设计出来一种可穿戴的人类尾巴,它模拟生物尾巴,可以帮助身体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保持身体平衡,或是在工人搬运重物时提供更强的稳定性。这种模拟尾巴穿戴过程也很简单,只需要用一个背带穿戴在身上,就能帮助穿戴者像动物那样调整平衡。  相似文献   
53.
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在1985年设立了调查性报道奖,新闻理论界则认为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 Reporting)源于20世纪初叶在美国轰轰烈烈展开的黑幕揭发运动,更早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纪普利策倡导的社会改革报道.20世纪六七十年代调查性报道趋于成熟,并产生了诸如关注美莱屠杀案、水门事件等重大社会问题的调查性报道,1975年由一批富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发起成立了"调查性报道记者编辑协会"(IRE),负责具体组织、指导和协调记者和编辑关于调查性报道的工作,这个协会一直运作到现在,为训练职业化的调查性报道记者和编辑、揭发美国社会前进中存在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理论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关注和讨论调查性报道,他们对于应如何界定调查性报道这个基本问题进行了持久而热烈的争论,其中不少观点不乏真知灼见,闪烁着理性和智慧的光芒,对于今天调查性报道的理论和实践仍具有较强的参照意义.  相似文献   
54.
傅海  李明远 《当代传播》2013,(2):106-108
微博具备民主参与功能,这一功能主要表现为: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的参与增加了微博的深度和社会影响力;草根的声音可以得到放大,草根可以成为意见领袖;微博成为思想启蒙阵地。微博民主参与功能的特点有:把关人的个人化;公共领域的扩大;大众传媒议程设置功能的弱化。微博民主参与功能的社会价值在于:推动言论自由,拓宽公共领域;促进新闻改革,改变传媒生态;维护公民权益,有效监督政府;推动电子政务,改善政府形象;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5.
设置乡镇检察室是检察机关延伸法律监督触角、实现检力下沉的有效举措,它关系着检察监督职能的履行是否充分,服务基层农村发展是否到位。乡镇检察室的建设十分重要,但现实中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检察室在设置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的困境,阻碍了检察室作用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56.
一个人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物,与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很大的关系。鲁迅、傅斯年、钱穆、沈从文、冯友兰,都是一位位响当当的大师。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有快乐的童年、失败的教训、成功的喜悦,也有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相似文献   
57.
由于受本体论与认识论机械割裂的传统哲学体系柜架的束缚和影响,以往学术界很少讨论由主体把握对象的方式或主客体关系的差异所决定的辩证思维的不同类型,本文基于作者对辩证思维的对立互补机理的认识,就此进行了初步的探析,并表明了这种讨论对于现代辩证思维研究的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8.
书房的变迁     
读书人都希望有一间自己的书房,它或大或小,总能承载读书人的梦想。我家书房的变迁,是新中国成立71年来时代变迁的缩影。祖父的书房陈设很简单,除了一本老皇历,就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书了。父亲那时尚小,对书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在祖父不让他随便进那间所谓的书房时,曾随口反问过祖父:"你说那是书房,书呢?"  相似文献   
59.
傅海 《新闻传播》2005,(11):60-61
20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让世界认识了它在监督权力运作、揭露社会弊病方面的巨大威力,尼克松总统因为那一系列的调查性报道而引咎辞职,负责该报道的记者也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同时,调查性报道在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大显身手,揭发了大量社会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新闻界开始了调查性报道的实践,  相似文献   
60.
傅海 《新闻三昧》2005,(3):49-50
上世纪70年代初《华盛顿邮报》关于水门事件的调查性报道让世界认识了它在监督权力运作、揭露社会弊病方面的巨大威力。尼克松总统因为那一系列的调查性报道而引咎辞职,负责该报道的记也因此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