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7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我国元代的著名散曲作家乔梦符曾说过:“作乐府亦有法,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我想写新闻报道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们阅读一篇新闻报道,总是从头开始的。新闻报道的开头用“行话”来说,就是“导语”。如果导语写得如“凤头”那样美丽俊秀,生动有趣,就会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使读者有“欲罢不能”、“不看不快”之感。例如,香山饭店座落在北京西山风景区的香山公园内,距离天安门二十五公里。据历史记载,饭店所在地原是清朝康熙皇帝郊游、围猎和避暑的行宫故址。园里名胜古迹甚多,每年秋天红叶满山,风景尤其美丽。北京日报在报道这家饭店开业时,导语这样写道:“自然环境和建筑  相似文献   
12.
《新闻知识》在一些文章中使用成语时,往往出现错别字。例如:今年第7期,题为《我说“我”》一文中有“凭心而论”;去年第3期,题为《熟悉生活热爱生活》一文中有“哲理名言”;同期题为《闲心耐心细心》一文中有“唾手可为”。以上三例中的“凭、哲、为”均为别字。正确的写法应分别为“平”、“至”、“得”。  相似文献   
13.
我现在担任省、市和中央10多家新闻单位的通讯员与特约记者。1986年被采用的文稿近百篇。许多年轻的朋友问我:“何以有今天?”说起来真是中药铺里的抹布——酸甜苦辣都有啊!我今年52岁,搞通讯报道工作已有30年的历史。但开始搞这一工作时,真是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每年写稿10篇或20篇,都如石沉大海,可谓“屡投不中”。后来写的许多稿子也被纷纷退了回来。这时我想自己充其量是个初中生,不是干这一行的“料子”,再加上听到一些冷嘲热讽,便决心“洗手”不干了。可有一次,无意中我在一本书上看到一则名人轶事:世界著名的英国小说家约翰·克里西年轻时有感于写作,但开始向许多出版社和文学报刊投稿时,得到的却是743张退稿条。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写作。后来,他的作品终于问世了。当他到75岁逝世时,共  相似文献   
14.
一家报纸在一篇题为《要“算”才能“了”》的文章中写道:“因此,应该提倡积极的、名符其实的‘算了’……”;一份漫画报纸在题为《佳句分析》一文中用了“竞竞业业”;一张晚报在题为《杨振宁关于做学问的三点建议》一文中说:“……第三点建议是,不要怕不按步就班的学习方法……”;一本电影杂志在一篇题为《让女豪杰们收鞭下马吧!》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爱之愈深,责之愈严。作为读者和通讯员,我很注意阅读和学习新华日报。发现一些瑕疵均记下来,再归纳成篇,别无他意,旨在提请作者、编者注意,使新华日报愈办愈好。这也是我这个读者和通讯员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吧!  相似文献   
16.
据报道,湖北当阳市委书记郑广玉,在该市农民通讯员肖家坤业余从事新闻报道40周年和70岁寿辰时,特地专程登门向肖老汉庆功祝寿。广西合浦县党江乡政府为病故的农民通讯员裴世栋隆重举行追悼会,参加者不仅有当地干部群众,还有省、市、县新闻单位派来的代表。为生者祝寿,为死者开追悼会,这是常事。但是为基层业余通讯员的“生死”如此“兴师动众?,却很少见。全国有成千上万的通讯员。他们分散在各条战线上,在认真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为报刊电  相似文献   
17.
“参与”是参加的意思。可是,时下“参与”一词,在一些报刊上经常误写为“参予”、“参预”、“参于”。请看以下几例: 《杂文报》1991年8月16日三版《不是安坐品茗时》一文“……杂文要积极参予这一伟大的工程……”。《僚望》周刊1991年第48期《依法即可责“众”》一文“……参预往往成群结伙……”。  相似文献   
18.
“道听途说”是个贬意词,特别是对新闻报道似乎是一个大忌。但我认为,作为热爱和有志于新闻工作的通讯员来说,却不失为获得新闻报道线索的一种途径。近几年,我所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有不少就是在“道听途说”中发现的. 当然,并非所有“道听途说”都能抓到新闻。关键是要学会做个有心人,就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初进荣国府那样,“处处留心时时在意”。有一次,我在浴室洗澡,听一位工人说有个退休女工,进城购物途中上厕所,不慎将钱包掉入坑内,正准备捞取时,突然被自动冲洗的自来水带走了,包内一百多元白白“付之东流”。我听后,赶到这位女工家中  相似文献   
19.
古今“白字先生”趣闻颇多。明代,有一个富翁,用钱买了个县宫。一次坐堂问案,文书送上名单,原告叫郁工来,被告叫齐卞丢,证人叫新釜。县官一本正经握笔点着原告的名字,大声唤道:都上来(郁工来)!”因此三人一齐走上前。县官一看火了,吼道:“本县官只叫原告一人,为什么都上来?”文书在旁暗笑,不好直说念错了,只得说:“老爷,原告名字叫‘郁工来’,不叫‘都上来’。”县官感到无趣,于是点着被告的名字大叫:“齐下去(齐卞丢)!”结果三人面面相觑,一齐退下堂去。县官不禁大怒:“本县官叫被告,为何全退下堂去?”文书只得又插言道:“被告名字叫‘齐卞…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实寄封上的邮戳中,共有8个“9”,实乃千载难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