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5篇
科学研究   15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从现有的品牌的市场价值研究入手,提出品牌价值如此之高源于消费者与品牌二者之间的深度关系,并建立起终端视觉表现努力和阻碍因素的关系模型。通过对消费者理解层次的解析角度去探究品牌价值构建,提出三个方面的策略和努力方向,分别从以不变应万变、内容和形式的整合和终端视觉表现中的整合展开。  相似文献   
42.
分析了入馆教育的必要性,传统入馆教育的弊端及在线入馆教育的优势,设计了在线入馆教育系统,结合借阅权限的自助开通功能,介绍了系统的各部分功能,讨论了系统结构、运行环境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43.
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大众.对“百家讲坛”等学术传播方式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褒贬不一;史学界对方法论的探讨兴趣不减;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始终受到人们的关注。冯先生是清史专家,新时期倡导、推动社会史研究的主要学者之一。他以深厚的微观实证研究著称.对方法论问题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亦有其见解。尤其可贵的是.作为史学家,冯先生多年来提倡并实践着历史知识的大众化,对于媒体以各种方式传播历史知识予以赞扬。我们从中可以感悟到冯先生博大的学术襟怀、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学术眼光。  相似文献   
44.
从新时期幼教事业发展经验看,幼儿园应把幼儿德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立体化德育环境整合多种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幼儿道德情感教育发展与科学认知活动观念形成。幼儿园应重视创造和谐愉快的德育环境,把趣味化教育教学内容与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密切联系起来,实时引导幼儿积极融入德育环境构建中,共同创设精神文化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的活动场所,注重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游戏活动中,让品德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45.
本文深入分析了小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并探讨了城乡间的差异性。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为城市与农村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尽可能提供了可行性建议,以期能促进小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记者证编号:006)前段时间,一种不够典型的肺炎出现在我国的部分地区,触(chu)动了人们心底深处的恐(k6ng)惧(ju)。人们把它当成会飞的坏蛋,把它叫做“飞”典。  相似文献   
47.
医学英语专业术语是医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重点和难点。结合语言理据论,基于对医学英语专业术语典型特征的分析,研究医学英语专业术语在语音、词形、语义及词源等方面所具备的理据性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此研究意义在于探求医学英语专业术语的语言符号和内在涵义间的相关性,并借此丰富医学英语专业术语教学手段,从而给学习者输入系统的术语结构,为其更好的进行词汇输出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8.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从事德育工作,全面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当前已是知识经济时代,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因此,辅导员不仅自己的知识要"博",知识面要广,还要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对新知识新事物保持关注,并加强专业知识的更新。只有与学生有了共同语言,才更利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需要。同时辅导员还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不断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和科学文化素养,以使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较高的思想觉悟,保证党的政策方针的贯彻实施,从而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式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局面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境""意境""境界""虚境""诗境""化境"等是中国古典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和美术家经常使用的词汇,它们被用来描述和形容艺术创造的美学追求,用来评价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审美品质,喻指艺术作品所敞开的精神世界和生命意趣。这些词汇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理论的不断阐释中,最终被升华为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学和美学范畴之一,这就是意境。而中国艺术中追求最高的境就是:禅。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