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60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7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本刊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组织评选的第五届中国"新闻核心期刊"近日揭晓,《出版广角》再次入选。  相似文献   
122.
刊登在《新闻研究》2012年第2期上的《关于对新闻精品的一些认识》(以下简称《认识》)一文中说:“打造新闻精品”似乎成了当前新闻界的口头禅.然而,深究下去,什么是新闻精品,有没有新闻精品,如何打造新闻精品,对于这些问题,长期以来在理论界、实践界似乎都还比较模糊,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3.
在第22届"中国新闻奖"的评选中,刊登在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头版上的《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以下简称《转变》)一文,荣获评论最高奖一等奖.这是一篇用必读性塑造出的新闻评论精品.  相似文献   
124.
本刊讯新华社著名记者徐熊同志的专著《看“大爆炸”下的美国传媒》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徐熊同志在美国探亲期间,进行调查研究和访问后写成的。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新闻界已经和正在发展中的情况。 近几年来,美国的新闻媒介在科技领域不断有较快的创新和发展,对新闻传播手段的改革和促进也越来越大。本书作者介绍了因特网的兴起、发展、特性及运作;介绍了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以数字代码方式存储,并通过“信息高速公路”实现高速传递。通过电脑等设备阅读使用的数字化媒体;介绍了美国主流新闻媒…  相似文献   
125.
在第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大众日报社记者于晓波、毕华德采写的《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原载《大众日报》1998年3月30日)一稿,荣获消息二等奖。一篇非时政类新闻受到评委们的如此青睐是不多见的。那么,是什么使《青岛14名下岗工竞得道路保洁权》魅力独具?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大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笔者曾  相似文献   
126.
笔者在翻阅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时,被一篇题为《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原载《湖北日报》1998年 8月 25日)的人物消息吸引住了。当我认真仔细地阅读完全文之后,我认为这篇人物消息荣获二等奖是当之无愧的。从写作上来说,这篇消息的特点主要在于下述三点: 一是选择的题材有重大政治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尽管新闻作品的题材应该丰富多彩,但必须抓住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题材做文章。这篇报道,通过反映李向群为抗洪抢险英勇献身这一事实,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7.
抓问题,是记者(通讯员)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许多同志从走上新闻工作之路的第一天起就学着抓问题,干了几年、几十年,还在念叨着“抓问题”这个词。抓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怎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抓问题的能力从而写出新闻精品呢?结合新近评选出来的第9届“中国新闻奖”部分获奖作品,本文围绕“什么叫抓问题”、“抓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抓问题”这三个方面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28.
刘保全 《新闻界》2000,(2):9-11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 ,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 ,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 ,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手法 ,不断写作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段精辟的论述 ,对于新闻写作出精品 ,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言道 :“鱼吃跳 ,猪吃叫” ;“宁吃鲜桃一口 ,不吃烂杏一筐”。新闻本姓新 ,求新是新闻写作的规律决定的 ,求新是新闻的主要特征和写作新闻的第一要求 ,是新闻生命力所在 ,也是时代的需要和受众的呼唤。著名记者、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同志在《新闻要抓新和实》一文中说 :…  相似文献   
129.
宣传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的新成效 ,是一项经常性的报道任务。要使读者乐于接受 ,并获得鲜明、深刻的印象 ,就要在选取新鲜事实上下功夫 ,让典型、生动的事实来说话。第九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三等奖作品《招募20名青年志愿者赴黔任教 ,两千鹏城儿女竞相报名》 (原载1998年7月22日《深圳特区报》)就是这方面的成功之作。首先是角度新颖 ,贴近读者。一段时间 ,在社会上有人传说“深圳是个只讲钱的地方”。这篇报道从放弃十倍于贫困地区的生活待遇 ,2000多名鹏城儿女竞相报名到贵州贫困地区黔南州和毕节地区志愿担任一年中小学…  相似文献   
130.
新华社著名记者徐熊同志的专著《看“大爆炸”下的美国传媒》一书,已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徐熊同志在美国探亲期间,进行调查研究和访问后写成的。书中较系统地介绍了美国新闻界的一些新的情况。  美国的新闻事业,比起欧洲其他发达国家,或者与中国相比,历史不算悠久,却在当今世界上居于最先进的水平。美国的新闻报道,其方针政策和具体做法,也独具特色,颇值得研究。  近几年来,美国的新闻媒介在科技领域不断有创新和发展,对新闻传播手段的变革进程也大大加快,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因特网的兴起、发展、特性及运作情况;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