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9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学术质量控制系统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基于Web2.0环境构建的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为研究对象,结合目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学术质量不高的问题,运用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理论,对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的质量控制主体、过程、原则进行系统构建与分析,为平台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并丰富了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2.
基于网络平台的科技论文发表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从激励视角出发分析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平台学术质量影响因素,以委托代理模型为理论基础,针对存在的大量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建立了科技论文网络发表过程中博弈模型,从而研究分析科技论文网络平台中的激励过程与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23.
文章指出了虚拟环境下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实质是知识共享过程,利用知识发酵模型解读知识在虚拟学术社区中的形成过程,在分析知识母体、知识发酵吧、知识酶、知识等要素对知识共享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的实现路径模型,并为社区管理者提出促进虚拟学术社区知识共享实现的策略.  相似文献   
24.
以融知发酵模型为理论基础,从生物发酵和信息共享过程的相似性出发,通过与生物发酵的各要素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包括共享主体、持续可获取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和目标、共享场所、共享环境和技术支撑7大因素的公共服务平台信息资源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共享的实现机理,最后给出相应的结论和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25.
基于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点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对于高等院校的科研基地建设、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培养以及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基于重点实验室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探讨了高校重点实验室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6.
基于收入共享合同的电信运营商与SP的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国亮  范云翠 《软科学》2009,23(9):11-15
在分析运营商与SP合作商业模式的基础上,建立运营商与SP的收入共享合同,用以分析两者的合作机制,分别应用Stackelberg模型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数值计算,比较了两种模型下的价格、信息费收入分成比例、双方利润及整体利润的变化。结果表明,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下的合作机制比Stackelberg模型下的合作机制优化。  相似文献   
2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受到普遍关注,无论在CAI的理论研究或技术开发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一年来,我们在CAI系统教学软件研制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主要是制作动画教学软件。首先制出分离的动画和背景画面,然后用C语言等编程对各分离的动画画面进行连接,并加入汉字提示和解释说明等,使之形成完整的CAI动画教学软件系统。它不仅能在CAI专用教室使用,而且能通过图形转换卡转到电视机或大屏幕显示器上用于大课堂教学演示。若通过制成录象带还可在电化教学中使用。  相似文献   
28.
29.
计算机辅助的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机械专业的特点,以一种新型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为例,提出了计算机辅助机械创新设计综合实验教学改革的新思想及其目的、内容、方法和实施效果,并指出进一步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0.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共享,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