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21.
媒介全球化的价值宝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过全球化媒介认知社会和人类自身 ,将成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变革。个人的“穴见”永远是局部的 ,事实的制度化往往使人们难以看到现实真相。知识的激增及全球化媒体的传播 ,形成了多维性信息的强势 ,真理自然显露出来。电视网络全方位的实境传播 ,把人们带到世界的每个场合 ,社会的一切秘密掀掉了掩体。传媒透析社会的理论 ,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科学和政治领域 ,人类开始把握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422.
我国各新闻机构都缺少‘背景资料部’的设置,这是我国新闻报道中缺少背景材料的主要原因。虽然各新闻机构也设置了资料室,这只不过是图书室、报刊阅览室的别名,很少作资料工作。如果说也搞了点资料,不过是剪剪报而已。所谓‘背景资料部’,它是一个新闻单位对它所担负的报道范围(全国、全世界、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全部历史与现状情  相似文献   
423.
一、媒介权威及其实现。 媒介权威是媒介影响力的静态形式,它表现为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评价新闻媒介的形象和地位,不是看它的规模和级别,而是把握它的权威力度。 媒介权威具有梯形结构,它由知名度、主持者的威望、名记者群、重大报道和重要言论出现的频率以及媒介覆盖率所构成。以上要素依次构成梯度  相似文献   
424.
425.
新闻自由的认识逻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主席在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一周年大会上讲话时说:现代传媒对于人们的影响很大。这就要求传媒不仅要注重新闻自由,而且也要注重社会责任。随后,他又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解释说:新闻自由和记者的社会责任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光讲社会责任,不讲新闻自由;也不能光讲新闻自由,不讲社会责任。这两者要结合起来。 “新闻自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到底应当怎样看待“新闻自由”问题,怎样处理和把握“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的关系?本刊特请清华大学教授刘建明先生分两次对这个问题作理论上的说明。除本次刊出的这一内容外,还有《新闻自由的七种权利》等。  相似文献   
426.
媒介批评学的新架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明 《当代传播》2001,(6):24-27,23
媒介批评学引导人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并由宏观层面推进到 对新闻作品的分析,使其更具实践意义。新闻理论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性反思,而 媒介批评理论则是新闻活动的现实反思。近几年,我国媒介批评理论形成了新的 学科架构,主要包括媒介批评的对象研究、媒介批评的内容研究、媒介批评的方 法研究和传播政策分析。 媒介批评正在引起新闻界和新闻研究界的注意,一支媒介批评家的队伍正 在聚集。管理部门、受众和新闻从业者对报道的强烈反思,转移到如何分析、评价 新闻作品,如何认识传媒行为,已经深人到媒体的各个领域。媒介批评学引导人 们科学地分析媒体活动,让受众正确地理解媒介和新闻,导致媒介观念的彻底变 革和新闻解释学的诞生。  相似文献   
427.
对现代图书馆目录质量的衡量标准,主要看它是否同时具有特性检索和族性检索这两种功能。在“情报激增”的今天,读者的检索要求往往体现在“查全、查准”两个方面,而以上两种功能则是满足读者这种需求的重要保证。纵观名目繁多的检索语言,归结起来不外乎主题法和分类法两大类。就我国图书馆的目录体系而言,其中以分类法为唯一检索体系的占绝大多数。由于我们在分类目录的组织中,对分析、附加、参见等有重要作用的款目注意不够,加上各馆并未全都编有和分类目录配套的著者目录、书名目录,因而更加大了分类目录在检索功能上的缺陷。这些缺陷存在的症结就在于这种目录缺乏特性检索功能,而主题法所具有的功能就在于能弥补前者的不足。从以下几个方面的比较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28.
马克思没有直接用“中介”概念论述人民报刊的作用,但在其新闻著述中确实把报刊视作一种社会中介。他使用的“纽带”、“镜子”、“纸币”、“第三个因素”等语汇,说明了报刊应具有的中介属性。这一思想对我们认识报刊(包括今天的广播电视)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拓宽了视角。  相似文献   
429.
430.
近数十年来,法国新闻学者写了许多著作,对法国报业的各个方面作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但是,大部分著作不是完全地研究报刊史,就是孤立地研究现代的出版活动。P·阿贝尔在最近出版的一本总论现代法国报刊的巨著中认为,法国对报刊研究最缺乏的领域是报纸杂志业的经营,报刊对读者的影响,以及报刊社会学。从六十年代起,报纸内容统计分析法在法国盛行起来,某些报纸的政治面貌渐渐地被在一定数量材料基础上形成的总括的客观评价所代替。随着“信息报刊”这一理论的创立,它也就首先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了。信息报刊这一概念,与其说是理论研究的产物,不如说是报刊实际工怍者给报刊的评价。素被新闻记者、出版商、编辑、企业家、社会学者所确认的新闻要完全客观、不过问政治、无党派,超阶级、财政独立和消息灵通,即极力主张传播纯粹的消息,在资产阶级报界流行甚广。J·莫列尔在《报刊的精神作用》一书中写道:“读者应当有权完整而公开地了解所发生的一切事情,这种思想是信息报纸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