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52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我确实是头一回买金戒指。您问我什么心情?那您先猜……您全猜错了。我认为没有单纯的“头一回”,就像那边摆着的镂雕象牙球一样,里头有好几个层次。十年前,那时候我上初二,放学以后跟几个“哥儿们”在农贸市场边上抽烟,不巧让班主任老师看见了,他不仅当场批评了我们一顿,还让我们回去告诉家长,请家长第二天下班以后到他办公室去一趟。当时在场的同学有的满不在乎,有的表情沮丧,我呢,我是强作镇静。回到家里以后我心里很不好受。我是头一回抽烟。平时我在班主任老师眼里该是个比较老实的学生,可那天我头一回在他心里丢了份儿。我面临着班主…  相似文献   
62.
小明得意极了,他正靠在鼎鼎大名的杜叔叔身边,让爸爸拍照。从海滨回到北京以后,他得把这张照片拿到学校去,让班上的同学们都看看!杜叔叔相貌多英俊!身板多魁梧!这还都在其次,杜叔叔是重量级摔跤比赛的金牌得主!尤其是班上的男生,谁不知道杜叔叔!杜叔叔在最近一次国际比赛中,掼倒外国选手的电视实况转播,小明在家里给录了下来,班上喜欢练摔跤的一伙男生,聚在他家看了好几遍,个个都说:“要真能认识他,跟他学上几招,那就狂了!”小明现在有多狂!爸爸带他来这海滨避暑,竟恰好跟杜叔叔住在一个招待所里!在海边金黄的沙滩上,小明问杜叔叔:“您的秘…  相似文献   
63.
用“呢喃”形容燕子的叫声 ,由来已久 ,似乎已成为“天经地义”不容置疑 ,然而我不禁要问 :燕子的叫声 ,听来真有“呢喃”的感觉吗 ?如今北京的春水中还浮着残冰 ,尚无归燕的身影 ,但江南春早 ,想来石头城内外 ,已是群燕翩飞 ,敢问金陵朋友———哪只燕子的鸣叫 ,声近“呢喃” ?燕子的叫声 ,如用形声字表示 ,“吱吱”、“唧唧”、“啾啾”都庶几近之 ,但无论翻开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 ,或当代诗人的诗集 ,“呢喃”的“燕鸣”却俨然在 ,不知别人怎样 ,反正我一旦细想 ,耳感便顿觉失真。或许有人会说 ,“呢喃”未必是形声 ,而是一种形容———因…  相似文献   
64.
我居然坚持到了终场。我的心脏并没破裂。场子里发烧友的狂热并没引发出任何问题。演出结束人们鱼贯而出,秩序井然,令我和儿子狼狈的是,出了体育馆我们叫不到出租车,不止我们两人如此,我们一边步行一边期待空的出租车,可是一路上不断遇到先我们出来而依然未打到"的"的人……我们俩差一点只好步行回家。我不是完全没听过摇滚乐,但以前听的只是磁带,现场感受这还是头一回,据儿子说他以前所听的中国摇滚歌手的现场演唱,音响效果也没这  相似文献   
65.
我们把生活里接触的人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生人,一类是熟人。生人,因为不熟,所以我们往往"不吃他那套",他也对我们"软硬不吃"。熟人,因为熟了,所以我们有信心消化他,他也乐于容纳我们。"熟人好办事",我们中国的传统菜肴中很少生鱼片那类的体类往  相似文献   
66.
羞涩     
人在羞涩时总是美的。倘若能将羞涩蕴于内而不形于外,那便更美。羞涩是良知的产物,是一种自我控制,也是对外界事物的尊重。因此羞涩常能使人适可而止、恰到好处。作为一种润滑剂,羞涩能够使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不至于粗鄙、卑下、猥琐、丑陋,故而羞涩又是一种创造美的心理工具。在我的艺术世界里,羞涩几乎无处不在。我羞涩地画水彩和油画,不仅是因  相似文献   
67.
(一)先说爱情1977年夏天,我写出了《班主任》,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沉痛诉求,作品在当年《人民文学》杂志11月号刊发后,引出了一个纷纷以小说形式表达清算"文革"恶果的潮流。1978年5月,卢新华在《文汇报》发表了《伤痕》,使这个潮流获得了一个恰如其分的符码:"伤痕文学"。《班主任》、《伤痕》以及这个文学潮流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命题,被绝大多数人所认可。  相似文献   
68.
<红楼梦>里的宠物,让我们首先想到的会是潇湘馆的鹦哥.在第三十五回开头有一段非常细腻的描写:见黛玉回来,它会扑过去欢迎,并且招呼小丫头:"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虽然被它嘎的一声扑来吓了一跳,有所嗔怪,但仍以手叩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竟长叹一声,大似黛玉素日吁嗟音韵,念起<葬花词>来.  相似文献   
69.
青春期萌动来临了! 那标志,便是心上长草。心窝里痒痒的。注意力不集中了。常被老师、家长窥破,有的老师便大有“恶竹应须砍万竿”的架势,有的家长也不禁惶惶然只想往那长草的心上泼滚烫的碱水。但那心上的嫩草芽儿并不是“恶竹”,亦非蛆虫,它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  相似文献   
70.
又是一年春草绿。春光烂漫,心里却丝丝忧郁绞缠,问依依垂柳,怎么办?不要害怕开始,生活总把我们送到起点,勇敢些,请现出一个微笑。一些固有的格局打破了,现出一些个陌生的局面,对面是何人?周遭何冷然?心慌慌,真想退回到从前,但是日历不能倒翻。当一个人在自己的屋里,无妨对镜沉思,从现出一个微笑开始,让自信、自爱、自持从外向内,在心头凝结为坦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