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1篇
科学研究   2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学生幸福:教育重要的伦理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学生的基本权利,教育应该给予学生幸福的美好体验。遗憾的是,由于学校教育的应试导向,使学生的学校生活远离了幸福的体验,导致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幸福是健康成长的幸福。学校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危及学生幸福的各种可能因素,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幸福,并为学生的未来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才是通向学生幸福的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22.
刘惠 《河北教育》2006,(9):39-39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和阶段。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以“灌输式”为主要特征,它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要进行模式的变革、更新,建立一种以“主体性、创新性”为体系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探索,在学习中创造。  相似文献   
123.
在含有和不含有添加剂的 KOH溶液中对 Zn电极进行充放电实验 ,用透射电镜观测经充放电 5次后的 Zn电极表面形貌 ,并计算其分形维数  相似文献   
124.
案例教学本身是一门学问。讲授永远是案例教学法的基础和根本,它体现了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案例教学的进度应以学生的接受程度为转移,以体现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成功的案例教学能收到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5.
本文以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使高中化学教学与合作学习进行有机的整合,以此来探索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一般方法、模式与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6.
高京文  祝玲娟  刘惠 《情报杂志》2001,20(5):66-66,68
介绍了如何更好使用DIALOG数据库进行检索的方法,如何以更少的费用检索。  相似文献   
127.
刘惠 《高中生之友》2016,(Z2):50-52
2015年,网贷行业成功迈入万亿大关。据《2015年全国P2P网贷行业快报》显示,2015年全国P2P网贷成交额突破万亿,达到11805.65亿,同比增长258.62%;历史累计成交额16312.15亿元。伴随着网贷行业的飞速发展,问题也更加凸显。报告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950家平台出现问题,同比上升221%,问题平台增幅超过新增平台增幅,让人感受到网贷行业“一半是  相似文献   
128.
刘惠 《中国德育》2007,2(10):27-29,38
吴玉章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揭示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劳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吴玉章将劳动教育视为整个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之一,提出实施劳动教育的各种方法,对今天各级各类学校科学实施劳动教育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9.
“学生评教”作为教师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受到国内外高校的广泛重视。但师生对“学生评教”的认同度,直接关系到评教的成效。本文通过对笔者所在学校学生评教情况的调查,发现了在评价的效度和信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的处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强宣传、提高评教者的素质、科学设计评价指标、慎重对待评价结果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0.
本文从当前热点的“三农”问题出发,着重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不可回避的、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根本问题。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克服盲目流动的倾向。通过体制、制度改革,努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更重要的是发展农村经济等措施,走中国式的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