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5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不称霸是邓小平国际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邓小平综合考虑了各种因素后作出的必然判断。中国不称霸既有历史、文化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和社会主义对中国外交质的规定性。从四个方面来看,不称霸是中国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32.
刘晓洁 《视听》2023,(10):110-114
网络空间中的媒介互动重塑了关系连接与发展的形态,青年群体的孤独与社交媒体连接的易得性形成鲜明对比。本文从线上音乐社区的媒介社交互动切入,通过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的方式,发现随时随地因兴趣匹配到一起听歌的个体在获得即刻情感支持的同时,获得了与更大群体的连接感;但反向来看,断连“离开”的自由与缺乏情感深层互动的“社交挫败”,为个体带来社交孤独与情感孤独的双重孤独。  相似文献   
33.
余华的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被选入高一《语文读本》中。从题目看,这篇小说似乎属于西方十八、九世纪曾盛行的成长小说类型。但作者并没有以写实的手法讲述一个青少年如何成长的故事,只是截取“远行”路途中极富隐喻的一个断面,浓缩表现了青春之旅的渴羡、期盼和迷惘的复杂心情。然而,作为接近十八岁的学生,他们不仅无法解读其中模糊不定的意象,而且对那些荒诞离奇的情节更是无从把握。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呢?我觉得还是应该结合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从小说的情节和意象入手。一、荒诞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人生的第一次悖谬…  相似文献   
34.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日新月异,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互联网、博客、微博等。微博作为一种具有巨大影响力的新闻舆论阵地和文化传播阵地,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的媒介和手段。目前,高校班级微博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对班级微博建设的具体实施和实际意义的研究尚且不足。因此,如何响应党中央、教育部的号召,积极开展班级微博建设,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值得高校学生工作者深入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35.
在中国公益事业的大氛围下,我国各大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公益活动的发展,各类公益活动层出不穷,公益事业不仅仅是金钱上的付出,更重要的是心灵上真正淳朴的爱。本文旨在结合学生专业特色,以公益活动为依托,丰富学生第二课堂,真正做到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6.
河湖水系连通研究的若干问题与挑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河湖水系连通已经成为国家江河治理的重大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其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比较零散,尚未形成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本文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的三大功能: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和增强抵御水旱灾害能力。河湖水系是一种泛地域尺度概念,不同的空间尺度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从国家、区域、流域3个尺度开展研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未来的研究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如河湖水系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格局不匹配、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问题、研究的学科交叉性与综合性等等。  相似文献   
37.
Elman网络具有承接层,在网络内部形成一个动态系统,通过遗传算法优化网络权值,建立一种新的瓦斯压力预测模型,并用Matlab编程实现。其中,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得出影响煤层瓦斯压力的主要因素为埋藏深度、煤层瓦斯含量、煤层透气性系数。最后,应用GA-Elman模型与Elman模型对数据分别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表明,本模型具有收敛速度快、预测精确度高,是求解煤层瓦斯压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看不见的人》是美国自二战以来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结合作品本身,从叙述学的角度去探讨作品,可以揭示作品内在结构的独到之处:第一人称叙述、人物思想的不同表达方式、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关系等叙事策略的应用,将主人公寻求自身身份认同的主题逐步展现出来,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形式和内容完美结合的作品。  相似文献   
39.
沈镭  叶苹  刘晓洁 《资源科学》2006,28(1):198-198
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于2005年11月14日-15日在泉城济南召开,来自全国84个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28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刘纪远研究员、常务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和副理事长李善同研究员、何贤杰研究员、王浩研究员、张福锁教授以及秘书长沈镭研究员到会。大会的主题是“发展资源科技,建设节约型社会”,围绕该主题设立了4个专题,即:“节约型社会的资源科学理论与技术”、“资源持续利用、开发保护与节约型社会”、“土地资源节约利用与技术”、“湿地资源的保护、生态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本届年会还首次设立了“资源学院院长论坛”。  相似文献   
40.
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旅游消费的快速发展,旅游成为驱动城市餐饮食物消费的重要动力,然而旅游城市食物浪费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制约中国食物可持续消费和粮食安全的重要问题。为探究旅游城市餐饮消费者的食物浪费行为,本文构建了消费者在外就餐食物消费与浪费模型,利用北京、上海、成都和拉萨4个旅游城市159家餐饮企业2293份消费者餐桌食物浪费现场调研一手数据,实证分析了旅游城市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特征,尤其是旅游者和非旅游者的食物浪费行为及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餐饮消费者每餐人均浪费量为79.52g。从消费者类型分析,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96.54g)高于非旅游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73.79g);从就餐原因看,当就餐原因为朋友聚餐时相比其余就餐原因容易造成更高的食物浪费量;消费者的个人特征是影响其食物浪费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水平和年龄结构对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即随着教育水平和年龄的增加,消费者人均每餐食物浪费量呈现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另外,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容易产生食物浪费行为,不同消费时间、不同就餐频率群体的食物浪费同样呈现出显著差异。减少餐饮食物浪费,倡导低碳、绿色和可持续消费模式需要政府、餐饮企业、消费者等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和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