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教育   38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阮考绪的《七录》是中国目录学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它总结了南朝以前的目录学成就,博采官私目录的优点,并注意内容和编次类例的增益,在许多方面都有开创意义,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2.
明代学者黄省曾的<申鉴>注是一部重要的注释学著作,黄氏以渊博的知识和练达的方法对原作所涉及的文句、典故、制度、人物等做了全面的注解,对于后人正确理解<申鉴>的思想内涵,了解古代历史很有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3.
范仲淹关注国计民生,在各地任职期间注意疏浚河道,兴利除弊,造福一方。其兴修水利的活动,开创了疏导积潦的模式。范仲淹的水利思想是中国古代水利思想史的宝贵遗产,《农政全书》中多次征引和评断其理论与方法,足见其地位之重要。  相似文献   
24.
南北朝时期,南方、北方注史均取得重大的进展,产生了一些重要著作,相对而言南方成就大于北方。由于政治上的隔阂,南方和北方在注史风格上大异其趣,出现了许多明显的区域性差异,并且各执一说,非难对方。随着南北文化联系的加深,两种史注风格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差异逐渐缩小,并最终趋于统一。  相似文献   
25.
班固在《汉书》的撰述中,继承和发展了《史记》自注的方法,以自注形式说明正文,阐发见解。本文围绕《汉书》诸志、表以及纪传中的自注,试图对《汉书》自注的内容和形式、历史影响做出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6.
三国时期是古代学术文化的转折时期,史注逐渐摆脱了东汉经注的束缚,取得了学多新成就,在史注的内容、方法及数量上都有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7.
20世绝的帷幕已经徐徐落下,关于20世纪史学的话题方兴未艾。进入新世纪,我们有必要对近年来史学回顾思潮出现的原因,回顾的内容、方法、形式特点和现实意义等问题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8.
《帝王略论》记录了李世民与虞世南对历代政治人物得失的讨论,其中涉及到对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及司马懿父子的评价,可惜历来没有能够进入相关研究者的视野。书中讨论三国人物的文字虽然不多,但一些看法中肯独到,其评点准则和方法颇有可圈点之处,值得研究者关注。  相似文献   
29.
乡土史教育是历史教育的组成部分。本拟就乡土史教育的发展历程,社会意义,现状等问题略陈管见,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0.
茹河谷道是两汉至唐初萧关道的重要线段,在这段古道曾经发生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本文对茹河谷道及其向东、向南延伸段的路途情况及其兴衰过程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