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55篇
科学研究   76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61.
激励机制运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确运用激励手段可以激发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对单位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采用哪些激励手段才能更有效地激发职工的内在潜力,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相似文献   
62.
联动控制系统是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灵魂,直接影响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防灭火效能,因此越来越受到施工、使用单位及消防监督部门的重视.目前,联动关系混乱不清、设置错误的工程为数不少,这严重影响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这些情况存在的原因,大都是因为设计和施工单位对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方式认识不正确造成的.就常见的几个问题与大家共同研究.  相似文献   
63.
本文针对仲裁与民事诉讼中有关程序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比的方法,提出仲裁与民事诉讼具有11个方面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4.
文章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建筑户型的设计要求,同时就建筑户型设计中的一些体会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5.
为培养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消防工程专业人才,在十几年消防工程专业教学和实践工作基础上,结合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提出消防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采用5+3模式。针对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实践动手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提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式、交互式教学,注重启发学生思维。此外通过推行教授课程负责制,革新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实验课教学模式、加强实习和进行针对性的毕业设计等实践动手环节,构建完善的消防工程专业创新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6.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过程渐进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开展的课程改革,不仅有课程内容本身的变化,还包含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学习活动与组织、实训条件建设、师资建设等系统性的变革。这也要求我们对高职教育课程观要有清晰的认知,对高职教育课程的理念和价值取向,以及课程实施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实训条件等正确的把握。所以,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一定的渐进性。  相似文献   
67.
近两年来,我校通过推行目标管理,狠抓责任落实,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校科学管理水平,加快了我校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果。一、确立学校中远期发展目标和年度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68.
制备了系列内酰胺酸性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用于催化乙酸酐和水杨酸的乙酰化反应,合成阿司匹林。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及用量、酐/醇比对水杨酸酰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和离子液体的重复使用性能。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乙酸酐)∶n(水杨酸)∶n([NMP]H2PO4)=2∶1∶0.075,反应温度70℃,时间30 min,产品收率达72.4%,且该离子液体重复使用4次,仍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9.
波利亚说:“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可以说,类比是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与发现新结果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思维方法.在数学中,类比是发现概念、方法、定理和公式的重要手段,也是开拓新领域和创造数学新分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