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0篇
教育   60篇
科学研究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以许昌学院为例,在对其电气信息类专业双语教学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双语教学理念和运作模式,并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试点进行实践,采取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形式,初步形成了电气信息类专业双语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32.
浅议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人们对健康的要求,加强和全面提高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日益重要。对中职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是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33.
正电子书阅读器的发展,跟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灭相似。大家不禁要问:电子书阅读器还有多大的发展空间,难道要从此走向没落吗?一、电子书阅读器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电子书阅读器问世已有十几年时间,第一款是索尼于1992年推出的Book-man,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这款产品并没有引起多大关注,市场上只是昙花一现。直到1998  相似文献   
34.
据有关机构和大学调查发现 ,我国青少年学生2 0 %以上有程度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为此有关研究纷纷涉足 ,有关专家、学者和学生家长发出呼吁 ,中学生正处于危急之中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探寻有效的教育途径已势在必行。一、增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1 学理论 ,提高教师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首先要注意引导教师开展讨论 ,让教师暴露出认识上的种种不足和错误 ,请有关专家给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讲座 ,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讨论 ,让教师们通过学习 ,提高认识 ,真正理解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教师应当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 ,…  相似文献   
35.
刘瑞芳 《科教文汇》2009,(34):87-88
受历史和政策的束缚,受办学条件和办学模式的限制,受传统观念和大众心理的影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陷入招生难的困境。  相似文献   
36.
幼儿时期是人生智力开发和品德形成的起始阶段,良好的观察力的培养对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认知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中,十分重视对幼儿观察能力的早期开发和培养。三至六岁的幼儿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他们不识字不会阅读,观察事物,学习知识主要依赖大量  相似文献   
37.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世贸组织的加入、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引领着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而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校长,首当其冲地感受到变革的影响,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未来的发展。作为一校之长,只有努力适应社会需求,不断提高各方面素质,才能使学校在改革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对于新时期校长的管理艺术,许多领导和专家都有精辟的论述,如校长要做到“长×宽×高”———即有一技之长,工作思路广,见识面宽,思想境界高;如校长要具备优良的思想品德、出众的智慧才能、模范的表率作用、宽阔的胸…  相似文献   
38.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道德的支撑,作为社会道德组成部分的教师职业道德,以其自身的优势,决定其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价值。构建和谐社会,不仅为教师道德建设增加了新内涵,还为教师道德价值实现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9.
绒毛活体取样技术的发展,为孕早期产前诊断开创了新途经。近年来,Kazy和Simoni等分别对妊娠6~9周活体取样获得的绒毛进行染色体,酶和DNA的分析,并提出这些方法可以作为孕早期代谢病的产前诊断。以绒毛为材料进行产前诊断比在妊娠中期获取羊水经培养后进行诊断要提前2~3个月,因此这项研究将成为预防医学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40.
疼痛与心理学的关系及其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认为,疼痛感觉是人体神经系统对机体遭受损伤或外界刺激而出现的反应,但很多研究表明,疼痛感觉与刺激的强度并不是对等的关系,还有很多因素影响个体的痛觉,比如心理学的因素。文章重点介绍疼痛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其特点,疼痛与心理学的关系并据此提出心理治疗及护理,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