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41.
批评转喻分析是修辞批评与转喻相结合而成的一种语篇研究范式,旨在通过对转喻的批评语篇分析揭示转喻选择背后潜藏的话语涵义以及预设的修辞情境。在转喻描写过程中,修辞语境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批评转喻密不可分。研究基于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材语篇中的批评转喻进行分析,结合批评修辞情境和预设语境,识别、解释与评价语篇中的转喻现象。  相似文献   
42.
刘辰 《编辑学刊》2001,(5):67-70
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万有文库>,是近年来受到好评的一套丛书.该书继承了民国时期<万有文库>的特色并加以发扬,选题视野较开阔,构思出新,装帧印刷也较精良.但从我读过的几本书看,美中不足之处是点校差错较多,局部章节甚至很突出.集中表现在引文(多是文言文)断句较细碎,当断未断,不当断而断,常常伤害原意.  相似文献   
43.
刘辰 《出版史料》2002,(3):91-96
百科全书不是我国固有的书体,在西方可以追溯久远的历史。近代第一部声名卓著的百科全书18世纪产生在法国,由狄德罗主编。此后这一书体迅速在世界传播,欧美许多国家都编纂了规模庞大的百科全书。我国百科全书的引进和推广是随着西学东渐的过程而展开的。早在清朝末年,国人在法国开办的出版机构世界社,就开始了对百科全书的推介和研  相似文献   
44.
从编著合一到编著分离(下)刘辰行业性不是出版的本质规定每当出版史涉及到需要把握出版的历史整体的时候,驳方一般都认为必须从“出版业”的概念出发,强调“出版”是一种“行业活动”,主要从行业活动的角度出发把握出版的历史整体。以此推理,还进而认为印刷术的出现...  相似文献   
45.
刘辰 《出版科学》2002,(4):23-26
《编辑学理论纲要》向着建构成熟的编辑学框架结构和理论体系迈出了重要一步,主要表现为编辑学体系三板块结构模式的确立,编辑理论研究成果包括“编辑”概念的整合,编辑活动起源的新概括,编辑活动历史演变过程的划分,以及对编辑规律的探索。  相似文献   
46.
刘辰 《出版科学》2004,(6):28-35
基本规律是学科对象整体普遍的本质的关系.编辑活动的基本规律可以概括为:以中介位操作,对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成果进行收集、选择、加工、整理,复制载体向社会传播.  相似文献   
47.
在《编辑界说之比较》、《编辑特征与编辑区分》二文中,本文作者已经论定编辑的特征就是“收集材料、整理成书”从这个意义上说来,编辑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物,一个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理应成为编辑学的研究对象。在编辑学建设中,整体地认识和对待研究对象,有可能帮助我们解决一些学科基本问题,从而为编辑学的发展奠定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48.
“奥数班”是为了将来参加各种数字竞赛而办的一种培训班,它的学习内容、思想、方法、能力要求并不适合一般学生的需要,它并不是一种普及性的学习,进不进奥数班与是否能学好数学并无必然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正道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我们都是位育初级中学素质教育实验班的数学教师。素质教育实验班是在区教育局领导下由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和我校联合  相似文献   
49.
最早提出宋初"晚唐体"一说,并对其成员进行勾勒的是宋元之际的方回《送罗寿可诗序》,今人多从此说,然学界也有异议。笔者将现有文献史料和诗人诗歌创作实践等结合起来考察,认为将"九僧"、寇准、林逋、魏野、潘阆、赵湘归属于"晚唐体"应属无疑。宋初还有很多诗人受"晚唐体"影响,其诗具有"晚唐"风味,但这些诗人作品大多散佚,仅凭几首佚诗残句以及古人的评论,难以考征其诗风归属。  相似文献   
50.
本文从介绍国内外对核心员工的研究界定、核心员工的特征、核心员工对企业生存的意义、对核心员工的管理措施、核心员工流失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得出缓解中小企业核心员工流失的对策,从而,为中小企业如何发掘和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保持企业核心员工的地位,为企业发展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资源保护措施和人才激励机制,提供可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