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246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发展休闲体育产业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保证,而且作为最终消费品产业对我国"扩大内需"、"促进就业"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廊坊市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72.
正本文运用个案研究和文献分析法,以"美国之音"主持人杰西卡(Jessica,中文名白洁)及其策划主持的《OMG!美语》为对象,研究其走红中国网络这一传播现象,探讨其成功因素和美国在媒体融合时代的对外传播战略以及对我国对外传播创新的启示。一、白洁和《OMG!美语》2011年7月9日,一个名叫白洁的美国女孩在中国新浪微博上注册了账号。7月19日,她发出第一条微博:"大家好!我是白洁。我们每天一起来学习最地道的美语!明  相似文献   
273.
姚冰  刘进 《广西教育》2015,(7):165-167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师生访谈等形式,就广西普通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现状进行探究,旨在为广西高中音乐新课程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路径。  相似文献   
274.
275.
从巴赫金的“广场”理论看微博空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博空间里,每个人兼有传播者与接收者两种角色.微博具有聊天工具、博客空间和社区论坛等交流工具的特点:个人信息发布具有个体性、即时性和分享性,信息交流又具有交互性和群体性.在现有对微博的研究中,探讨了微博的文体、微博方言、微博语录、微博发展生态、微博盈利方式的研究等,但对于微博这一新型空间中的人际交流及其所蕴含的革命性力量的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关于“广场”的相关论述作为理论切入点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76.
新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回顾了盐城地区从2002年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以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曲折发展的历程,总结了5年来盐城农村信息化事业建设取得的基本经验,分析了农村共享工程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进程中农村共享工程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思考。  相似文献   
277.
经济法作为确认和规范政府干预经济之法,其程序问题一直是研究们容易忽视的问题,以程序正义理论与宪法经济学理论来关照经济法的有关问题,是一条新的研究路径。经济法程序应当具备民主、效率、权力制衡等基本价值。完善中国经济法的程序规范,应当是我们立法的重心。  相似文献   
278.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剽窃他人作品者仅仅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单靠著作权法和相应的行政法来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不可能切实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不能很好地保护国家著作权管理制度。因此,剽窃他人作品,情节严重的,应将其纳入刑法的轨道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279.
分析了当前农电工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指出解决农电工管理问题的关键是在农网县级公司实行用工社会化,同时要健全职工队伍建设,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用工机制和激励机制,才能从体制上彻底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为企业的发展夯实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80.
“实然法”与“应然法”的关系问题是研究中外法学理论问题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因此,自19世纪中期以来,该问题一直是西方法学界讨论的焦点之一。用法哲学的理念梳理西方法学史上著名的法学思想家和众多有重大影响的法学流派对该问题的认识进程,对于全面认识“应然”与“实然”法的关系,深刻认识和有效追求法的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