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7篇
科学研究   2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通过对地处秦皇岛海港区的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河北建材学院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5所高校图书馆流通工作的访问调研,以及燕山大学图书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的问卷调查进行了分析,探索了高校图书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并提供可操作性参考,助力校园文化建设,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2.
从“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过程 ,可以看出二者的产生存在相同的时代背景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并在人的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知识不仅仅为了掌握 ,更是为了创造 (特别是创造知识 )。一方面知识经济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目标 ,素质教育为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必须力求形成素质教育产业 ,成为知识经济产业的基础性产业 ,另一方面 ,素质教育在知识经济发展中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要发展知识经济 ,必先发展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53.
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看,一方面,人的相对有闲具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另一方面,社会的相对有闲也具有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势。在相对有闲的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相对有闲人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一时期与其它社会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相对优势。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当今世界整体处于相对有闲的社会时期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4.
命题“名辩逻辑衰落了”不能成立,其因在于:“名辩逻辑”乃近人界定,并非先秦已有,何以能够衰落?“名辩”与“逻辑”、“名辩逻辑”不是同义词,有“名辩”思潮衰落之实,而无“名辩逻辑”衰落之实,况且“名辩”的思维形式与思想方法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5.
在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文化、历史背景中,有两种因素对中国古代辩证法影响尤为强烈:现实社会的矛盾运动与自然科学的发展.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促使中国古代哲学家们面对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运动时,着重探求“古今不变”的“治乱之道”;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他们从科学思想中提炼出一套辩证自然观,并将这种辩证自然观加以变形、放大,作为认识、整理、加工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全部对象世界的辩证思维框架.先秦辩证法史中的阴阳思想、五行思想、天地人相统一的思想,是这种辩证自然观、辩证思维的主要框架,它们在对自然科学思想进行概括、加工、提炼之形成,在“观乎天文”的自然科学的活动中找到自己的源头.  相似文献   
56.
知识作为资本投入,首先要解决知识度量、知识资本度量的问题,但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而艰苦的工作。本文对知识度量和知识资本度量问题提出了一些假设,并对知识资本的载体与收益发表了点滴的意见.  相似文献   
57.
本文首先论述了“逻、辑”二字的古义和“逻辑”一词的引进,然后分别介绍了现今“逻辑”一词的涵义和世界主要语言中“逻辑”一词的拼写形式。  相似文献   
58.
把知识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就是知识资本投资,知识资本及知识资本投资在诸多方面与以往一切资本形式及其投资都不相同,从而也决定了知识资本作为继商业资本,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之后的第四大资本形态而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知识资本投资并不仅仅在知识经济时代才能进行,在当今中国,实施或进行知识资本投资活动也是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逻辑学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工具,掌握一些基本的逻辑知识对师生知识对师生都是必要的,“逻辑学”应成为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辅助性课程。  相似文献   
60.
在概念与语词的演变关系中,概念的变化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概念的变化决定了语词的变化;概念限制与语词修饰有区别,二存在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往很多人认为语词修饰不一定有概念限制的作用,作却认为语词修饰都是概念限制,不过是在自然语言中发生,并且存在深浅差别而已;在自然语言中概念与语词具有复杂的关系,其本质在于语言的自然和语境的特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