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篇
科学研究   11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16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关于ElectronicLibrary等名词译名的商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鹤鸣  匡文波 《图书馆杂志》1998,17(5):13-15,51
笔者认为 Electronic Library,Digital Library,Virtual Library 等名词译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是值得商榷的。而且这种翻译与理解上的偏差有可能带来错误的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42.
赠书质量问题的心理误区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接受海内外赠书的活动,自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赠书的发展,赠书质量问题也日趋突出,已成为赠书工作的严重障碍。究其原因是,图书馆界有部分领导和人员,陷入了比较严重的心理误区。1 赠书质量问题的三大心理误区1.1 认为赠书质量问题,敏感特殊,不敢提持这种心态的同志认为,赠书具有特殊的意义,凝结着海内外赠书者无私的奉献精神和赠书报国、赠书助教等特殊的心意;因而对其中质量问题,既不敢提出,更不敢进行控制和处理,生怕引起赠书者的误解,耽心影响赠书者的捐赠热情。把自己摆在接  相似文献   
143.
手机媒体的传播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手机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手机传播的实践活动使一些经典传播学理论失效,并对手机传播中的用户特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4.
2005:新媒体的跨越之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中国新媒体(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IPTV等)出现了新的趋势,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使中国的网络新闻传播业呈现出新的面貌;而且推动着2005年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45.
“经过10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在中国已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的决策也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6.
由于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等媒介相互之间形成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传播全球化的发展使得新闻、信息、文化传播突破地域的束缚,开始新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7.
论日本手机报纸的盈利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匡文波 《传媒》2007,(5):44-46
虽然发明手机的主要目的是用来进行语音通话,但是手机与互联网的结合已经使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体.人们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上网、阅读新闻、收发E-mail、游戏娱乐、订购商品与服务,等等.  相似文献   
148.
《娱乐财富密码——引爆传媒心经济》,2006年7月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书名——传媒“心经济”的含义,在作者看来,所谓“心”是指核心。  相似文献   
149.
Web2.0是2006年互联网的主流,但是2007年新媒体的主旋律无疑是手机媒体。美国《Business 2.0》杂志近日评出了2007年25大网络新锐,其中有不少是手机媒体,例如:www.fon.com、www.loopt.com、www.getmobio.com、www.tinypictures.com、www.soonr.com,等。  相似文献   
150.
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七大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提出了网络媒体发展的7大策略:品牌策略、特色策略、信息集成策略、培养新型记与作、注重网络环境下的受众研究、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盈利模式、综合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