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教育   43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清乾隆时期,我国最大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编纂完成,其四部分类法沿用至今,为现代图书馆古籍分类、编目所采用。CALIS古籍联机编目利用网络技术建设古籍联合书目数据库,使广域环境下的古籍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分析目前系部图书资料管理员队伍存在着人员素质、专业水平不高,管理方法手段落后,人员流动性较大等问题,探求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有利于提高系部图书资料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活动教学中的"活动"具有独特的规定性,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相对独立的实践性主体学习与发展活动。本文具体探讨了物理活动教学中的活动设计原则、设计方法以及在各类活动设计过程中的注意点。  相似文献   
14.
山外有高楼     
一位二十多岁年轻漂亮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到山村小学做了一名教师。有一年,她接到了一笔捐款。这笔捐款引起了小小的争议。她没有把钱用在“现实的问题上”,比如增添一些新的教学工具、改善教学环境之类,而是在其他老师反对下,将全班孩子“奢侈”地带到了深圳,让孩子们走出一次山旮旯,亲身感受外面广阔的世界。电视播出了这一幕,面对记者一大堆的问题,那个年轻的女教师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我们那地方太穷了,但我想让我的学生知道山外有高楼。好个山外有高楼!也许从那天起,“山外有高楼”就会像一面旗帜,使每个孩子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掌握数学就意味着要善于解题。解题就必须分析,解题分析就要“想得美”。“想”,主要是联想、想象、猜想,是对题目的条件、结论中的信息与已掌握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整合的联想,是对空间图形、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具体化的想象,是对未知量及其关系所作出的推断的猜想等;“美”,主要是美观、美好、美妙之意,是数学对象、结论的形式上的对称、和谐、简洁等的美观。数学结论、方法的运用价值的美好,数学思想方法的“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使用效果的美妙。  相似文献   
16.
校长是政府行政部门和办学主管单位任命的学校负责人,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全面领导学校行政工作。为此,作为年轻的校长尤其要做到“一日三省吾身”,事事做出教职工的表率,增强自身的影响力,具体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从加、减、乘、除做起。   加——增加工作经验。经验对于领导者来讲,是书本上很难学到,别人很难教会的学问,经验具有理论知识所取代不了的作用。经验越丰富,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办法就越多,也越容易接受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一些突发性问题的处理,经验可以使人果断沉稳。年轻校长往往…  相似文献   
17.
18.
“编筐织篓 ,贵在收口”。但却有不少的老师对结尾并不给予足够的重视 ,往往采取结合板书 ,以千篇一律的语言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黑板“你今天知道了什么”等草草了之 ,干燥乏味 ,最近听了于永正老师教学《全神贯注》一文的课尾时 ,不觉耳目一新。于老师的课堂结尾是这样设计的 :师 :正因为罗丹的这种工作精神深深打动了斯蒂芬·茨威格 ,所以才有这一段名言 ,指屏幕齐读 ,“那一天 ,我在罗丹工作室里学到的 ,比我多年在学校里学到的还要多的多。———斯蒂芬·茨威格”…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但却有不少教师对一节课的结尾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往往采取千篇一律、草草结束的办法.诸如:“我们今天学习了……“、“通过学习本文我们懂得了……“、“希望同学们以后……“,或手指板书“你今天知道了……“等.这些结尾听了叫人感到枯燥乏味.最近我听了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lt;全神贯注&;gt;一文,结尾很精彩,顿觉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设计历来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课程本身的局限 ,使它不可能像语文课导入那样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进而成为小学数学课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听了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教学的《二步计算的应用题》导入设计 ,觉得新颖别致的导入给小学数学课的教学创新起到了示范作用。刘老师是这样教学的 :(一)猜年龄师 :我一看咱班上的小朋友个个活泼可爱 ,就知道你们的年龄大都是7岁至8岁之间。可你们知道老师今年多大了吗?(学生好奇 ,一个个猜50、40、38、42、……)不好猜吧 ,老师给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