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08年   5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1.
橄榄俗称青果,取果皮色青;又雅号谏果,因其味苦,清代王有光《吴下谚联》诠释这一异名:"始而涩口,继如嚼蜡,后且回甘,名之曰谏果。言者无罪,闻者足以戒"。谏果之谏,说的是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善待迥异于甜言蜜语的那个"苦"。谏,  相似文献   
12.
上一篇说过《橄榄味苦称谏果》,这回说枣。枣的别名"红皱",以极经济的用字量,不仅描形摹状,还敷色着彩。"皱"很传神,"红"也不可缺。这二字,1+1大于2,红而皱皱出了形象思维之妙,皱而红又可避免歧义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今晚报》的“今晚副刊”有个“日知录专栏”。这个专栏,中学生在读,他们的教师也在读,一般读者有兴趣看,高等学府的教授们也喜欢看,学文科的爱看、搞理工的也看。 1984年,《今晚报》创刊之初,李夫总编辑与副刊部负责同志对副刊进行了总体规划,“日知录”栏目,被称为副刊的“四梁八柱”之一。“日知录专栏”的第一篇文章叫《顾炎武及<日知录>》。借用古人书名《日知录》称谓这个专栏,是取日有所知的意思。《日知录》专栏办出特色,关键在于有一批高层次的作者队伍。晚报文章自有独特的要求,不同于杂志,也不同于日报。作者不仅要有学问且又肯写,还要能写出晚报风格的文章。编辑不能仅仅做选择者。天津的一位大学教授最初应约写来的几篇稿子,选题并不十分理想。编辑热心地做引航员。经过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4.
建筑以文传名,滕王阁靠了王勃的序,岳阳楼倚仗范仲淹的记,"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一篇短章成就小亭子的大名气。名楼名文出名句,《岳阳楼记》的点睛之笔,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岳阳楼工程的主持人、知州滕子京,却全无那样的忧乐情怀。此人在泾州做官时滥用公款,  相似文献   
15.
布谷·看蚕     
吴裕成  左川 《文化学刊》2012,(2):107-107
布谷鸟是田园诗里欢快的韵脚。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写道:"布谷鸟当四五月插秧时,自呼其名,分明云布谷布谷。因重叠其声,人骤闻之,音近疑似。"正当春种之际,小鸟在头顶两音节一停顿地重复叫着,人们便心有所思,听似其声——布谷布谷,想象这快活的小精灵在督促鼓劲,在慰劳逗趣,声声悦耳。  相似文献   
16.
常言道,"大船烂了还有三千钉"。三千钉,言其多,并不是一五一十数出的数目。一条大船多少钉?古人还真有过一次"打破沙锅纹(问)到度"的计较,事见宋代魏泰《东轩笔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