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995-2000: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吴风 《现代传播》2001,(3):43-48
20世纪的中国网络媒体,相对于它在21世纪的漫漫行程,只是一个序幕.全新的传播理念、传播方式与传播特征及其对人们各个生活领域的影响,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点领悟这一序幕的意义.然而,如何在网络传播语境中实现个性化互动性传播与控制性议题设置传播、精英新闻话语传播与平民新闻话语传播之间的完美契合?这也许正是中国网络媒体在21世纪能否一路走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13.
互联网媒体的概念、传播特性、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一、互联网媒体的概念界定 Internet是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的英文名称,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流行的计算机网络,同时也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一种全球性、开放的信息资源网。它通过专门的通信界面和规程,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一系列的局域网、校园网以及其他国家的各种类型的网络等组成庞大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其上存放着大量的信息,供世界各地的网络用户查询和使用。关于Internet,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于1997年7月确定中文译名为“因特网”;一般译为“国际互联网络”,简称为“国际互联网”、“…  相似文献   
14.
“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是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思想基础和运转逻辑,本文从建国初期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新文艺路线的确立、典型人物报道这三方面回溯“人民本位”新闻思想确立的历史过程,阐述这一思想逻辑的作为历史结果的合理性.本文从人民价值立场、人民文化观念和人民主体性意识等三个维度诠释了“人民本位”的新闻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图书馆评价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对图书馆的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本文的目的就是探讨评价图书馆的标准问题。一、图书馆系统的目的是评价图书馆的根本标准任何人为系统的存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我们建立图书馆正是为了能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对图书馆进行评价也是为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使图书馆发挥出应有的职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图书馆系统的目的应该是评价图书馆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6.
光荣与梦想:新闻频道周年全备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风  韩彪 《现代传播》2004,(2):6-11
在新闻频道推出一周年之际 ,本文通过对其创办背景与意义、运作理念与模式、操作积淀与经验的理性梳理与追问 ,以及从深层次把握新闻频道的未来走向 ,对新世纪中国电视新闻理论体系的构建 ,提供了一幅生动直观的实践参照图景 ,并给予人们一种方法论的启示。本文通过研究提出 :新闻频道的创办及其健康成长 ,是中央新一代领导集体深化新闻改革思想在电视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体现 ;同时 ,新闻频道也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之电视新闻传播梦想的实现 ,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与象征意义。新闻频道提出的“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需要”正是其传播理念的准确定位 ,而从运营模式到传播特点 ,则体现了新闻频道强烈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之一,信息技术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生物课堂之中,可以丰富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同时这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因此探讨初中生物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的策略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问题是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上市公司信息批露应遵循的原则,并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新闻热点看转型期的中国传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传媒不应成为任何一个阶层或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应着眼于社会全局,链接不同的利益群体,在精英和大众之间寻求有机的纽带,承担重建社会价值、形成公共意识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作者认为电视纪录片中的人文精神是创作中的灵魂,并分别从电视纪录片的对象主体、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诸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论证。为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成功,提供了理论上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