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符合供给侧改革对调结构、促转型的目标要求,但企业在共性技术研发中面临组织和市场的“双重失灵”.鉴于此,构建了政府和企业对产业共性技术研发的投资博弈模型,根据模型纳什均衡解的不同情况,分别研究了中央和地方两种类型政府资助龙头企业或一般企业时二者的最优投资策略组合,并通过案例分析获取了模型变量的经济数据和模型参数的回归值,证明了模型的可操作性.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供给体系中角色不同,中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地方政府扮演跟随者和补充投资者的角色.研究成果为政府根据资助企业特点采取权变的投资策略、企业根据政府特点采取合理的项目申报和投资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
周潇 《新闻知识》2004,(12):31-33
近年来,广播电台直播节目以其实效性、现场性的“共时空效应”的显特点赢得了听众的喜爱。打破时空界限,进行异地采访,多台之间或不同媒体之间联动播出,不但增强了节目的信息容量和播出的实际效果,而且也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使人际传播成为一种全新的双向的大众传播,实现了传播与受众之间直接交流和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33.
谢榛与李攀龙"绝交"始末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榛被削名“七子”和与李攀龙的所谓“绝交”是后七子内部的一桩著名公案。五百年来一直为文学史家所关注。其始末缘由虽众说纷纭,但历来同情谢榛者为多,以为李攀龙等人党同伐异、欺凌布衣,继而大张挞伐。事实上,李、谢的决裂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其中的是非恩怨十分复杂。根源则在于以“山人”身份干谒的谢榛倔强自负,与诸子时起冲突,又二三其德,作出了一些不够光明磊落的举动,遂激起众怒,李攀龙最终贻书示绝。但实际上,此后诸子与谢榛之间的交往并未中断,李、谢之间还多有书信诗歌往来。  相似文献   
34.
厉鹗是清中叶文坛浙派诗的盟主,又是浙派词中期的领袖。他出身寒微而刻苦积学,虽才高学富而科场屡挫,落魄一生。其人瘦弱枯槁,不谐于俗,耽闲爱静,沉醉山水,淡泊名利,游心世外,甘寂寞而就枯槁。其创作心态偏于冷寂清幽,以“清”为其艺术审美的核心,文化品格倾重沉潜、内敛,有宋人精神。  相似文献   
35.
山东博山是著名的鲁中古镇、琉璃之乡,明清时期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其中赵、孙、钱、蒋四姓,有"四大家族"之称。四姓之中,赵氏由科第起家,成为明清著名的文学世家,赵进美、赵执信等人对明末清初文坛产生了巨大影响;孙氏由琉璃世家转为文化世家,孙廷铨的《颜山杂记》是国内唯一一部涉及古代琉璃生产的专著;蒋、钱二姓则由工商业起家,号为博山首富。在博山陶琉业的传承与兴盛方面,孙氏、蒋氏的贡献首当其冲;蒋、钱二姓则多次联手举义,在地方文物、园林建筑的保存与重建方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36.
在众多描写唐明皇与杨贵妃遭际的作品中,元人白朴的杂剧《梧桐雨》可谓独树一帜。表现在两点:一、对杨玉环原为寿王妃之事,直言不讳,以冷静客观的呈现方式,将其描写为一个对明皇无爱而与藩将有私的人物,揭示了李、杨之间感情的底细。二、结局没有以虚幻的方式安排二人相会,使之成为一出纯粹的悲剧,乃元杂剧中罕见。  相似文献   
37.
袁兢  周潇 《大学时代》2005,(4):22-23
2月25日,教育部正式发布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重大消息与详细方案。新浪网、新华网等超大的标题犹如挂在校园大道上的宣传横幅;BBS上的评论数以万计。但如同都市报在不起眼的位置登载着改革的消息报道一样,周末大学校园里,似乎倒显得有些平静。但是,这场改革震荡的冲击波终究要结结实实地落在大学生们的头上。他们对于这场看似波澜壮阔的英语等级考试有什么看法呢?【焦点疑问】:改革后的考试,是变简单了,还是变难了?观点一:“不利于复习和针对性迎考,从这个角度上说变难了!”代言人:刘云(南京某大学四年级,男,某英语学校的忠实拥护者,曾经…  相似文献   
38.
作为明代"后七子"派复古运动的领袖和文坛主盟,李攀龙身后毁誉参半,攻讦不休。其诗歌的突出弊端在于乐府诗的剿袭与剽窃,然而瑕不掩瑜,其七律七绝可谓高华矜贵,直接盛唐,呈现出雄浑峻洁,风神高迈、深远高华,风骨内含、语近情深,沉著意真、拟议变化,出神入化的鲜明特征,也带有格调辞意,不胜重复的弊端。  相似文献   
39.
明中叶,在文坛和思想界,几乎同时出现了以前七子为首的文学复古运动和王守仁的"阳明心学",代表了当时"张扬主体、反理倡情"进步思潮的两种表现形态,他们在复兴古学的口号下,对文学和哲学进行了新变,成为明代最受学界瞩目的现象。在此后的一百年中,彼此发展几经起伏,两者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和衷共济、并驾齐驱、改弦易辙几个阶段,呈现为一种错综复杂的格局。  相似文献   
40.
[目的/意义]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颠覆性技术被认为是引领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助推企业和产业实现“弯道超车”的绝佳机会窗口。为此,预测和部署颠覆性技术对于国家抢占科技制高点、重塑价值链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方法/过程]结合深度学习和离群点检测算法,构建基于离群点视角的颠覆性专利预测框架。该研究框架包括五个关键步骤:首先,利用BERT模型和TF-IDF算法将专利文本和专利分类号转化为可计算的高维向量表示,并结合PCA算法进行降维和特征融合;其次,采用三种离群点检测算法,以增量迭代的方式识别离群专利;再者,通过数据集修正,从离群专利中保留新技术专利;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度剖析新技术形式颠覆性专利的核心特征,构建有效的测度指标体系;最后,利用深度学习DNN模型拟合专利指标和颠覆性专利标签之间的关联关系,从而实现从大量的新技术专利中对潜在颠覆性专利的有效预测。[结果/结论 ]以人工智能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共预测出411条颠覆性专利,这些专利主要涉及六大颠覆性方向: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增强现实、生成式AI、自动驾驶、图像识别与处理和智能通信。这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未来的科技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