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1篇
信息传播   5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周笑 《视听界》2011,(6):71-74
乔布斯的“苹果”,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矛盾统一体。在充满着自由、开放气息的数字新媒体领域里,以顽固而耀眼的封闭,实现着令竞争者们惊讶和困惑的利润增长和市场垄断,给迷滞于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生存的传统媒体,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52.
影视娱乐内容产品,通俗地讲就是影视娱乐节目,但内容产品所涵指的范围要宽泛一些,它强调了其作为一种具有多重价值属性的产品特质。  相似文献   
53.
张翥组诗数量颇丰,题材内容丰富,取材范围广泛,无论是写景抒情还是思乡怀远抑或是惜别送别的诗作内容都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展现元朝的兴衰存亡以及作者自己对世事翻覆的感慨哀叹.其诗广泛地记录农民战争、百姓疾苦和宫廷生活等方面,展示了元末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具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这些组诗的创作,既继承了唐代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又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雄浑壮阔的创作风格,构成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54.
理解新媒体的产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笑 《视听界》2011,(1):73-76
本文从媒介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客观界线,即用户的经济成本无限趋近于零,实现越来越宽泛的免费使用。在此基础上,图解了新媒体价值链拓展与延伸的必由路径与动力机制,并以Facebook和Google作为典型个案,阐述了新媒体价值演进规律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表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55.
周笑 《视听界》2006,(1):13-16
本土化是电视产业化①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类型的精英或大众文化都是特定社会群体集体偏好的客观反映,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中国电视产业化无疑将事倍功半。本土化的探索包括电视节目内容和生存模式的本土化,以及产业结构和制度环境的本土化。前者针对的是电视产业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和动态均衡,后者强调的是电视媒介对中国特殊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两者都需要从下至上的自主性创新。本文以《超级女声》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超级女声》在推进中国电视产业的本土化的进程中做出的示范和试错,从而概括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本土化思路。  相似文献   
56.
周笑 《新闻大学》2006,(3):62-66
中国短信发送量6年增长300余倍,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短信市场。本文结合产业经济学原理与传播学理论,分析了短信业在中国及全球迅速发展的客观必然和未来趋势。文中的核心观点认为:短信产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归功于内在的简约原则及边际概念的建立,另一方面则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双向互动特性,对单向大众传播模式中隐性垄断权的有效突破,让人们在双向互动的新传播模式下,从海量信息的高压传播中得以舒解,重获必要的从容,以便进行即使是“碎片化”的思索。这一基于双向互动传播的简约化市场,不仅已经成就出一个短信产业,而且必将渗透和孕育出更多的新兴和传统产业。  相似文献   
57.
电视内容产品创新三步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容为王的今天,如何对内容产品实现创新是各电视传媒普遍关心的话题。《电视内容产品创新三步曲》一文,对创新原则以及内容、模式、机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  相似文献   
58.
2009年是个人媒体跃居主导地位的关键时期,意味着用户本位主义全面确立趋势下一个历史拐点的形成.这对于一直处于广告商意志主导下的视听率研究体系来说,如何有效转换逻辑起点和价值基点,遂成为一个战略性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一个框架性构想和理想状态下的实践思路,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充分体现并融汇贯通数字化网络新媒体的实时性、互动性和社区性.  相似文献   
59.
目前,电视评论还不能算是一个独立的电视节目种类。它根大程度上仍依附于电视新闻,充当着开掘新闻深度与广度的一件利器。其实,电视评论的地位不应仅止于此,它有可供它发展的专属空间。而它之所以长期蜷缩于新闻的羽翼之下,一是由于它发源于时政评论,受历史的局限制约;二是出于惯性仍过分依赖于文字的逻辑和结构方式;三是由于还没有充分地、清晰地意识到镜头语言在电视评论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电视,是一种以视觉为主的形式艺术,是供人“看”的东西,它最本质的语言是图像。而其它运作元素诸如文字、音乐、同期声、特技制作等,都…  相似文献   
60.
随着问题家庭和问题青少年的日益增多,中国当代家庭与大众媒介,尤其是与电视这一强势媒体之间,正展开一段必然的缘份。然而,纵观中国电视2006年261万小时制作量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