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一,深度报道的由来和特点。 深度报道(亦称深入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追踪其来龙去脉、揭示其实质意义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 一般的新闻,常常报道事实的片断或概括,常常报道一个侧面、一朵浪花,报道事实长链中的一环,一事一报,简洁明快。这种报道有其必要,也有其好处。但由gf以下原因,人们又不满足于上述报道方式。 a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广阔性,要求新闻有宏观意识; b当今人们主体意识的发展,求知欲望的增强,使人们认识上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c社会信息的增长,信息变化的捷速,要求新闻突破一事一报,走向一事多报,不断报道,甚至力争同步报道,有时则要多事一报,提供丰富翔实的多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52.
城市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城市湿地有利于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并有助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分析福州城市湿地的现状和流失原因;以城市湿地保护为目标,运用帕累托最优理论和外部性理论探讨福州城市湿地流失的危害;提出有针对性的城市湿地保护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3.
调查性新闻的采写周胜林一、什么是调查性新闻调查性新闻,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自己发掘出来的、某些个人或集团力图掩盖的内情和问题的报道。调查性新闻的采写,记者独立自主性强,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调查研究,不依赖政府部门提供现成材料和结论,而是自己...  相似文献   
54.
穆青在20世纪80年代写的两组国外通讯《意大利散记》和《访"太阳的子孙"——秘鲁纪行》,写作特色是:(一)故事新奇,说古论今,行文轻松,饶有风趣《访"太阳的子孙"》一开头,即为人们展示出一个神奇的世界:"秘鲁印第安人称自己是‘太阳的子孙’.他们认为‘太阳是一只燃烧的火鹰’。古代印加人曾在安第斯山上竖  相似文献   
55.
我很欣赏《农民日报》2001年3月10日的评论《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它荣获第12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决不是偶然的。随着社会的前进,人们已习惯于用精确的数字来说明各种问题,这是一个进步。但是,怎样看待数字,还有文章可做。这一点,许多人并没有想到,往往以为数字一引,就万事大吉。《农民日报》这篇评论,题目鲜明实在,好似一副清醒剂,使受众读者颇有启迪。这篇评论,题目来自当时江苏省委书记回良玉在一次会议上讲的一段话。作者结合形势和实际情况,敏锐地抓住会议上的有效信息,调动平时的积累,迅速推出这篇评论,有力地宣传了领导同志的讲…  相似文献   
56.
57.
论“体验式采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现实亟需倡导亲身体验的采访 “体验式采访”,近年来作为一种新事物、新方法在新闻界流传。有的记者以商人、民警、售货员、出租车司机、市场管理员等等身份,从事一两天或者短期工作,从而体验某一方面工作人员的酸、甜、苦、辣,把真切的感受如实告诉读者。这样的报道,自有一种魅力,为平常以记者身份采访所得不大一样,因而也就具有了新鲜感。其实,这种采访方法也是早已有之。因为: 一、亲身体验历来是重要的采访方法。广义的新闻采访,就包括了访问、观察、体验生活(如蹲点调查……)等等。 二、有些内容的采访,记者不宜暴露身份(通常称为隐性采访或隐蔽采访),而且需要以一种特定的身份进入其中,才能真正了解事实真相。 新闻采访,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主体接近客体的过程,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毛泽东同志曾告诫我们:记者要到第一线去,既做工作,又当记者;“你要  相似文献   
58.
正平实之作与出奇制胜,表面看来是互不相容、两相对立的矛盾体。但从矛盾的规律说又是对立的统一,它完全可以发生在同一件作品上。《石家庄日报》2013年12月29日头版头条《"村民代办室"是俺老百姓的依靠——元氏县铁屯村访谈录》就是典型一例。正所谓"看似寻常实奇崛,成如容易实艰辛"。这篇访谈录,以老百姓的口吻写作,从题目就开始楔入村民的话语,用大实话表心迹,说道理,不做作,不含糊,不拐弯抹角,朴实、清新、自然,符合老百姓的语境。与现今网络上的"标题党"相对照,显然是党报的风格,主流媒体的风格。因为村民们(也包括城市居民们)一年到头有多少困难事、麻烦事、矛盾事、危急事啊!有  相似文献   
59.
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人民日报2001年7月1日社论《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是一篇立意高远、内涵深广、论证严密的评论文章。这一类纪念性的文章要写出新意、写出高度和深度,同时又有可读性,很不容易,必须下一番功夫。人民日报的这篇社论首先在立意上作了努力。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纪念性文章,而是要面向全国乃至世界,提出精辟的、指导性的见解;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编辑部和作者站在历史的高度、时代的高度来为文章立意、立论,把中国共产党人80年英勇奋斗和中…  相似文献   
60.
数字,一般人不认为是生动的东西,更谈不上什么诗意和魅力;人们往往觉得数字枯燥,甚至有点头疼。但是,有些数字确实可以让人们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数字运用得好,更能帮助人们解读生活、解读社会,使人反复品味、拍案叫绝!2002年9月28日《解放日报》一版刊登的通讯《壮丽的发展诗篇———从数字看上海巨变》,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一篇很好地运用了数字的佳作,可谓“绝妙数字,魅力四射”。10多年来,上海发生巨变,众所周知,国内外公认。要写上海巨变,可以有多种写法:可以是抒情式、散文式的写法;可以是思辩式、政论式的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