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黄庭坚的七绝变体是其诗歌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他继承杜甫的诗歌艺术,在七绝的内容、结构、表现手法上进行了许多探索,突破了唐代绝句的艺术法则和风格传统,体现了鲜明的宋诗特色。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收录一百多部集部注本,通过考察可以探寻其收录和著录的大致准则,亦可窥见学术发展的概况和一时的文学风尚。《四库提要》对集部注本的批评,包含丰富的注释学思想,其中重视原集的整理、重视注释体例和反对穿凿的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而其苛评、误评也反映了乾嘉学者的学术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朱鹤龄《杜工部诗集辑注》是清代第一个对杜诗进行全面而详尽校勘的注本。它继承既有成果,以蔡梦弼《草堂诗笺》为底本,参校各种宋本,综合运用史实、地理、训诂、文学、版本等各方面的知识,对杜诗异文作出精审的辨析和取舍,取得了集大成的成就。其校勘成果基本为仇兆鳌《杜诗详注》继承,奠定了今日杜诗文本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诗史”说及诗史互证是杜甫诗歌研究经常使用的术语,随着时代演进及艺术规律探讨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却少有明确界定和认识。本文从中国古代文史结合及杜诗研究史的角度,试图厘清“诗史”说的具体义项,并对杜诗阐释史中“以史证诗”的局限进行考察,认为“以诗证史”是史家所擅长而非注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5.
吴正子《笺注李长吉歌诗》是李贺诗的第一个注本,其文本校勘有较高价值,成为明清通行的底本。在注释方面,吴注具有简当的特点,为《四库提要》所称许。关于吴正子其人,历来语焉不详,本文考证认为是南宋理宗年间临川人,精于校勘。吴注的出现,与南宋末年的文学思潮及时代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朱鹤龄《愚庵小集》是被《四库全书》著录的清初唯一的遗民文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较高的文学价值,但迄今文学史很少涉及,甚至没有一篇专文探讨。本文通过对《小集》的编撰、版本以及内容、艺术和文学思想的全面考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