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篇
科学研究   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唐燕飞 《科教文汇》2007,(6S):199-199
称呼语就是人们彼此招呼使用的,表示相互关系的词语。随着语境、身份、心理等因素的变化,人们对同一称呼对象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称呼,即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称呼语的转换现象。本文试图从心理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称呼语转换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心理因素也是制约称呼语转换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唐燕飞 《考试周刊》2010,(20):24-25
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家对诗歌的意境有过深刻的分析与总结,都指出了中国古代诗歌讲求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这一重要特征。本文从中国古代诗歌在表达上的未定性与意义空白,以及读者对空白的艺术感知能力来分析中国古代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自古红颜多薄命。”这话一点不假,不然,与我同龄的西施又怎会……哎!不过,要不是她的遭遇,我东施说不定就做了第二个西施呢!  相似文献   
14.
称呼语就是人们彼此招呼使用的,表示相互关系的词语.随着语境、身份、心理等因素的变化,人们对同一称呼对象往往会选择不同的称呼,即要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是称呼语的转换现象.本文试图从心理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称呼语转换现象进行讨论分析,认为心理因素也是制约称呼语转换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郑珍、陈三立与钱锺书,都在其诗歌创作中表现出了取法宋诗讲求学问出处、善于煅炼字句的特点:郑珍诗风奇奥而又平易,因题材不同而手法有异,奇奥的一面接近宋调;陈三立师法郑珍,讲求造字炼句,诗多郁勃之气;钱锺书作诗亦受宋诗影响较多。可以说,近代诗坛的宗宋倾向是诗人在取法前人的基础上追求创作的超越与突破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