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信息传播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孙信茹  佘佳 《当代传播》2022,(5):67-70+92
本研究通过对外卖骑手送餐行为和手机实践的考察,展现这一群体媒介化的送餐景观及社会交往。文章认为,该群体在工作过程中建立了一种流动的社会关系,人们据此构建新的日常,创建出与以往不同的交往关系与文化实践方式。手机带来的移动生活不仅使骑手在城市中与不同的时空和人相遇,而且也创造了与他人的中介化交往。该研究为都市流动人口和手机研究带来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孙信茹  甘庆超 《当代传播》2021,(3):79-82,85
网络直播开创了全新的观看模式,粉丝不仅"看"主播,还十分注重主播对自己的反观,进而形成一种对视的观看行为.本文分析对视中观看和反观的具体表征及其塑造出的新的情感互动方式,研究发现观看和反观共同作用,不仅确立了粉丝的话语权力,还将粉丝和主播分别构造为满载欲望和完美"他者"的角色,这也使得网络直播中的粉丝观看不仅追求视觉感官享受和本能欲望的释放,更追求一种需求互惠的满足.对视不仅形塑了观看行为的实践过程与主客关系,还催生了新的意义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知识传播研究图谱的基本描述,发现由互联网技术连接起来的虚拟学习社区,大大拓展了传统学习和知识传播的空间与范围。在此基础上,以B站“学习区”为主要案例,呈现其视觉实践方式和逻辑,探析虚拟社区的知识如何进行可视化的生产和传播,可发现B站的知识生产采用制作知识影像、塑造知识生产者形象、制造视觉“震惊点”三种方式展开。虚拟社区的视觉实践一定程度上重构了传统知识,在网络社区生产出了与日常生活高度重叠的知识、娱乐化与消费化并存的知识和陪伴型的知识。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语译制部门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广电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向本地区受众传播新闻信息的职责,更肩负着少数民族文化传递和传承的使命。本文以云南迪庆康巴语译制中心为考察对象,聚焦译制中心工作人员所拥有的职业新闻人和藏族文化者的双重身份。缘于这种双重身份的复杂性,少数民族地区媒体人的传播实践呈现出多样性的聚合与重叠,并在此过程中构筑起一个充满象征符号、地方情感和民族文化传承的独特空间。对这个文化空间考察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让我们看到作为地方性存在的公共媒体平台运作如何被卷入当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中,并发挥着塑造地方共同体、凝聚社会共识和传播区域形象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对抖音平台中家务劳动短视频的观察,分析女性博主家庭生活的内容生产场景、制作模式和情感化表达。发现技术对家庭的嵌入使得家庭空间变得“可见”,家庭生活进一步被媒介化。当家庭的日常细节和家务劳动的过程成为互联网平台中被“观看”的对象,原本具有私密性的生活领域转变成一种可参观性的空间及文化,具有了可接近性、可互动性和表演性等新的特征。将媒介的视角引入家的分析,对于探讨新的家庭文化形态及女性与家庭的关系具有意义和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通过对白族微信对歌行为和实践的田野考察,展现白族对歌所经历的媒介化过程.研究聚焦白族对歌在微信这一新技术介入和影响之下所形成的新的制约逻辑,人们据此构成新的日常,创造出区别以往的文化规则,进而拓展、生成新的社会交往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微信对歌是人们将自己独有的文化、审美、经验注入新技术之中的社会互动与交往方式.更重要的是,微信对歌不仅展现人们新的交往形式和意义,同时,人们还运用微信打造了新的生活世界,继而形成个体新的规范和文化实践.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社会经济转型的背景下,符号在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符号和观念控制的基础使得文化产业得以成为经济领域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广告不仅是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广告还不可避免地嵌入到了各类文化产品的制作中。因此,广告与民族文化产业关注的核心及重点正是将广告看作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典型类型,探讨在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文化要素何以能够被运用、如何被有效运用、以什么方式来运用、以及这些文化要素如何为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等问题。这一研究视角能够清楚展示广告和民族文化产业交织在一起的社会语境,无论理论探讨,还是实践层面的思索,都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深入少数民族语言媒体从业者的生命历程和工作情境,对四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新闻单位不同代际的民语媒体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获得职业身份的方式,职业生涯和个体、社会、时代以及媒介技术变迁交织的历程。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业是一个多元主体并存,在具有空间差异性的时间关系中产生的过程,民语媒体人在特定的地方情境中塑造其职业身份,从而融入“做新闻”与“做文化”的工作实践中。研究为分析新闻工作者个人生命历程与职业角色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事业发展研究打开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