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白居易与琵琶艺术●孙焕英读过唐诗的人都知道,白居易的代表作中有一篇脍灸人口的《琵琶行》。描写琵琶女神态的“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形容演奏技巧和音色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表达他乡遇知音心境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相似文献   
12.
笛子艺术漫谈孙焕英1、最早的笛子是骨制的。笛子,古称,有横、竖两种。竖者已衰微。今之笛,一般指横者。在民间,也有的称作梅。“笛”、二字皆从竹。现在我们见到的中国笛子,一般都是竹制的。这与外国的笛类不同,外国的笛类属铜管乐器。其实,中国的笛子,最早...  相似文献   
13.
孙焕英 《新闻记者》2002,(12):37-37
汉语体系,有人说它就是一块魔方.坏事可以好说,反面文章可以正面做,实在不好说的,还有弯弯绕接着.远的不说了,就说近的"失业"这件事儿.在汉语的新闻媒介上,"失业"这个词儿就可以玩魔方组合:可以变成"待业"、变成"下岗",还可以叫"农村富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至于将来还会有什么新的魔方组合,那就不是敝人所能料见的了.  相似文献   
14.
有朋友对我说:伊拉克的现代战争,也是对中国军事能力的一个检验。受此启发,我发现,伊拉克战事,也正在检验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15.
笔者爱看影视剧,进而爱看影视报刊上的豆腐块儿影视杂谈栏目。交谈中,得知不少人亦是如此。后来发现:影视报刊大军陆续地把影视杂谈这个阵地放弃了,就连一些老牌影视媒  相似文献   
16.
报告文学,辞典皆曰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品种。 不知怎的,我总觉得这个文学品种在中国一出世就不大正常。因为,在中国流传的报告文学开山之作,都不是中国人写的中国事。捷克人基希的《秘密的中国》、墨西哥作家爱密斯的《中国——冒险家的乐园》之类,坐上了中国报告文学的头把交椅。 其实,一开始落后也没什么。鲁迅说“拿来主义”,我们把它拿来、走向正常、走向发展也就是了。事实也是如此。从夏衍的《包身工》到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中国出了不少好作品。特别是《哥》文出现以后,掀起了中国的报告文学热,甚至出现了《报告文学》这…  相似文献   
17.
今年美国大选前夕,那里的新闻媒体搞了一个专题节目在电视上播出,名目叫"我和总统约会一分钟"--当然是虚拟的.在这个专题节目中的"我",所选择的对象主体是十岁左右的儿童.这些小家伙,口若悬河,纵横捭阖.有的不客气地说,总统要真诚,不能撒谎;有的单刀直入,说总统需要有能力;一个女学生根据亲身体验,说街上游戏太多,应当减少,这样她在街上行走才感到安全;一个男学生现身说法:学校的纸太缺少,这个问题应当解决;还有一个最小的男孩儿,也就是五六岁吧!他一边玩着一边说:现在骂人的人太多,这得改变……  相似文献   
18.
依稀记得,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做了个专题节目,主旨是“精神”。在这个节目中,人们谈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19.
针对媒体把依靠老年人养活的子女们称为“啃老族”并加以调侃甚至批判,我曾经写了一篇小文章加以驳斥:国家没有能力按照《宪法》充分保障公民劳动的权利,政府没有能力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学有所用的用武之地,社会没有能力为弱冠解丫者提供充分就业的一贯机会,反过来却责怪青年人不挣钱,这些媒体岂不是成了“扯淡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句成语:一蹴而就。这个成语实际上就是一个字:“蹴”。用脚只踏了一下,得,成功啦! 最近,中国又出现了一个类似的新成语:一“震”而就。中国的和谐社会,只须汶川一“震”,得,实现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