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4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茅盾曾说过一句很有见地的话,大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古代文学史及外国文学史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在于中国现代杂文的兴起.  相似文献   
32.
新中国的中小学语文课程,曾经有过异化为时事政治教材的历史。我想,对于这一点,经过了历史反思和拨乱反正,不会再有人持异议。这种异化,发展到“文革”,可谓达到了极致———干脆取消了中小学的语文课本,语文课成了“老三篇”、“语录本”、“最新指示”的世界。这种中小学语文课程异化为时政教材的问题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我以为,这是一个专门的且待深入研究的课题。经过了历史反思和拨乱反正,人们对这种异化虽然有所认识,但是,这种异化并没有根本绝迹。近两年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命题,这种异化有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33.
说比     
  相似文献   
34.
观察人代会的讨论场面,显然,官员代表的身份有点儿特殊:其人其言,都占了会议和传媒的凸显地位,讲得多了,教导多了。一个人的时间恒定、精力有限。官员在人代会上讲得多了教导多了,自然,他们在人代会上就听得少了记得少了。  相似文献   
35.
时评"时评"     
当今中国,时评空前热闹,但问题也不少. 时评成了一次性消费品.历史上,优秀的时评,文道并茂,并不随时事新闻迅速淡出.如诸葛亮的政治时评<出师表>、韩愈的人物时评<祭十二郎文>、书圣王羲之的文化时评<兰亭集序>便是例子.  相似文献   
36.
十几年前,一位写小说的学长约我小酌。酒过三杯,老兄话多了:你别看我红,可在编辑眼里,我只是他们门口的石狮子而已。一家杂志的编辑到北京来,说是宴请作者,把我也叫去了。满屋子黑压压的,人家互相都很熟悉,就我两眼一抹黑。后来,才听出了一点味来:原来,  相似文献   
37.
孙焕英 《传媒》2003,(1):20-20
人民群众是语言艺术的“先进生产力”。那些特别精彩的哲理警句,往往不是出自诗人笔下,而是出自百姓口头。比如,近年来新出现的一条歇后语“电视节目预报——没准儿”,便是一例。  相似文献   
38.
孙焕英 《传媒》2003,(3):11-11
当前中国的报纸,实在不少。报纸多了,自然就要出现竞争。于是,报界大战,金戈铁马,好不热闹。战事之频、战术之多、战场之大,前不见古人。比如,发行大战、有奖大战、促销大战、价格大战、扩版大战、分娩大战(母报办子报)、易帜大战、用纸大战、版式大战乃至字号大战等等,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39.
我学过十几年的数学课,甚至还发表了时哥德巴赫猜想指手划脚的文章,但是,我发现,自己近来连支出收入的流水账都弄不懂了。比如办奥。先是媒体透露,北京将投入1800个亿。后来官方出来纠正,说感到压力太大,实际投入只是十来个亿,1800个亿是整个北京建设的投入。人们糊涂了:1800个亿中,哪些与办奥是油水不溶的?十来个亿中,又有哪些不算北京的建设投入? 办奥账弄不懂就不懂吧!因为,办奥还有七八年呢。可眼前已经结束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账,也让人弄不懂起来——媒体公布:大运的账是“持平”,不赔不赚。  相似文献   
40.
最近,“三个代表”教育中,推出了一个典型,出自内蒙的农村基层。有媒体特别强调了这个典型的某些特殊的“亮点”。特殊“亮点”之一是,这个典型之所以成为典型,因素之一,是他身为将军的儿子而扎根农村基层了。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扎根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