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99篇
科学研究   2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课程教材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其后发效应是需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得到验证的;而教师的主动参与是课程改革的关键。下面,我们几位来自实验区的教师,以互动交流的形式,从理念和实践相结合的层面,就品德与生活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情况,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52.
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重点在知行统一,关键在践行。所以,切不可轻视课堂这个主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讲,落实好品德课中关于诚信教育的目标,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培养往往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3.
草莓     
2月24日晴大家好,我是一只草莓,我的兄弟姐妹很多。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吧!我们的外衣大多数是吉祥色——红色,当然,我们的颜色也不是唯一的,没有熟透时,是青色的,熟了是粉红的……我们头上顶着一个小草帽,颜色可不是枯黄的,是嫩绿色的,没准让小朋友看见了,可以联想到火影忍者的那顶头发呢!  相似文献   
54.
以西方美学理论为视角,对竞技体育的审美属性及其审美价值展开“史论结合”式的研究.依照竞技之美呈现的不同形式,将其分为美的属性与崇高属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竞技体育特点分别对这两种审美属性加以辨析与整合:美的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外在的身体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美感”;崇高属性主要表现在竞技体育主体内在的精神层面,反映在竞技体育主体及其参与者情感之中展现为一种“崇高感”.美感主要体现为由人类感性层面所掌控的一般性美学特征,而崇高感则主要体现为由人类理性层面所掌控的超越于美感之上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5.
孙玮 《新闻爱好者》2010,(1):139-140
对公民概念的界定有许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民社会的研究成为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重点。本文研究中,我们把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公民社会在形成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如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在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中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56.
孙玮 《新体育》2003,(2):42-43
最佳与不佳最佳与不佳" 12月8日,百事甲A年终颁奖,郑智拿金球、李金羽捧金靴、徐亮获得最佳新人、朱广沪获最佳教练。陆俊再得金哨奖,马明宇获得了特别贡献奖" 在最佳阵容方面:安琦、吴承瑛、巴辛、张恩华、郑智、李霄鹏、肇俊哲、邵佳一、李金羽、扬科维奇、卡西亚诺分别入选" 点评:中国联赛的各项最佳,评了一年又一年,但其权威性却在不断下降。今年的足球先生和最佳新人都存在着很大争议。" 比如最佳球员,就有许多人认为国安队的徐云龙更有理由当选。在全年28场比赛中,徐云龙全部首发,累计参赛时间为2484分钟,而这两项数…  相似文献   
57.
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初年代,马克思一段有关 报纸规律的论述在新闻界广泛流传,"……但要 使报刊完成自己的使命,首先必须不从外部为它 规定任何使命,必须承认它具有自己的内在规 律,这些规律是它所不应该而且也不可能任意摆 脱的。"有研究者分析,马克思的这段论述成为 中国新闻界在新时期进入改革阶段的最重要的理 论资源。这一被反复援引的思想最重要的诉求 是,肃清文革期间反动政治力量对于新闻事业的  相似文献   
58.
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玮  刘延  刘珺 《图书馆论坛》2005,25(2):122-124
探讨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重点论述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59.
孙玮 《新闻大学》2006,(3):94-101
本文以2005、2006年的重要文化事件为对象,分析了当前大众传媒话语和行动中的文化民粹主义倾向。指出:这种倾向有双重意义,既是引领民主的先声,也是戕害民主的利器。这是文化民粹主义本身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多重因素造就的复杂局面。  相似文献   
60.
本文依据社会运动特别是建构社会运动理论,以有关重庆"钉子户"的大众媒介报道与评论为分析对象,描述并阐释了大众媒介在中国"新民权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作用。本文认为:转型中国的"新民权运动"具有"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的双重诉求,兼具旧、新社会运动的特征,既要实现在国家制度层面从等级统治的传统政治中解放出来的目标,又包含从个体出发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获得个人自主性的生活政治内涵。媒介的社会动员也因此包含了"认同政治"中的多样化内容,在动员的关键环节"集体认同感"、"集体行动框架"的建构中都体现了转型中国的特殊性,即由个体层面的私人性诉求转向国家制度变革层面的呼吁,并以此达成中国"新民权运动"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