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都说哈尔滨是避暑胜地,这两年哈尔滨却是一个劲儿地燥热,溽热,址南方避暑的游客大失所望,哈尔滨人也感觉酷热难当。往年这种天气只有三两天。现在却往往要持续一个多月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有个知青朋友,在省里选拔厅级干部考试中名列前茅。这个成绩并不在我意料之外,令我吃惊的是他所报考部门的专业性,应考者可谓精英荟萃,而且全是业内资深人士,他干这一行不过才一年呵!工作中他听从组织分配,从没讲过价钱,调动过好几个单位,行业间跨度很大,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很  相似文献   
14.
15.
孟久成 《传媒》2001,(4):36
前几天上街买衣服,是件茄克,看面料、加工没什么出奇之处,可开价却比别处多了一半,很是不解。贩子说,不贵,“最新版本”!我一愣,觉得耳熟,只不过语言环境不对。这是个乱哄哄的服装市场,卖衣服的男子三十多岁,体胖脖短,语言粗鲁,不像个文化人。但他冒出的时鲜语言,让人想起刚上市WIN2000、OF-  相似文献   
16.
孟久成 《传媒》2000,(2):35-36
最近,受黑龙江省海外知青联谊会的委托,编了两本书,一本知青风采录、一本知青名录。风采录属散文类,一般书籍,驾轻就熟。难的是名录,第一次尝试,编辑工作量比正常书稿大出不知多少倍。来稿质量参差不齐,而且琐碎凌乱,最头疼的是人名、地名、电话号码,稍有怀疑就必须找原稿,甚至打电话,而不能靠猜,靠想当然……可谓吃尽了苦头。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两地书     
孟久成 《传媒》2001,(5):34
谁都写过家信。 过去我在农场的时候,特别爱写家信,想倾诉;也盼家信,找安慰。那时没有长途电话一说,电报倒是发过几次,都是回家接站之类,简之又简,七分钱一个字,不得不简。信息沟通只有靠书信了。 当年儿子的我如今已荣升父亲,再写家信,角度变了。 如今我的儿子由黑龙江去北京读书,19岁,和我从北京来黑  相似文献   
18.
孟久成 《传媒》2001,(6):20-24
受黑龙社省海外知青联谊会委托,有幸参与编辑知青通讯录。这次共收到了1000多份来稿,迭起来足有半人高。面对一篇篇小传。一幅幅照片,我的心实在无法平静。每一个文字,每一张照  相似文献   
19.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引起我的注意,标题为:求职发简历时,我该不该作假?  相似文献   
20.
一次,我采访一位功成名就的教授,他说的第一句活竟是:我出身不好!我脑子里马上闪现出一系列政治性词语,何出此言,啥年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