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教育   9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开架借阅过程中出现的图书乱架、图书污损、图书丢失、图书错借漏还等问题,深入地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设立流动书车、书架专人负责制、建立记分卡制度、以义务劳动代替罚款、设立新书书架和使用彩色书标等管理新办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借阅管理秩序,提高图书文献的流通量和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2.
简述了高职院校以赛促学模式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从合理确定指导原则、内容规划和健全机制等方面论述以赛促学模式的保障实施,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素质以赛促学模式实践进行了介绍,探讨了以赛促学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3.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部、公共服务部、信息技术部等分别建立了“读者选书工作室”、“读者活动工作室”和“读者教育工作室”,并各自开展了“点书式”、“共享阅读快乐,构建联系桥梁”、“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等服务,为读者服务注入了新活力,在创新读者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的,人的内心情感更是变幻莫测,作为对现实生活、人的思想感情的能支反映与表现的章,也应该是波澜起伏的。章只有具有了“波澜”,才能为读提供更多的审美信息和愉悦;反之,就缺乏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5.
26.
宋秀梅 《考试周刊》2014,(28):30-31
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与助学者共同构成的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以促进成员全面成长为目的,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学习团体。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所广泛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从更加关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关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更加关注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加关注发挥学习共同体的协作精神、更加关注挖掘教学资源潜能五个方面,探讨了研究性学习对高中语文学习共同体即学习者学生和助学者教师的作用,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7.
尼·伊·普鲁茨科夫主编的四卷本《俄国文学史》中第四卷(1881—1917)第十章“列昂尼德·安德列耶夫”结合社会历史与文化思想史,从创作思想与创作风格角度研究小说家、戏剧家安德列耶夫。安德列耶夫在创作中融合了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创作风格,创作思想复杂、独特,既有对时代生活的现实主义记录,又以表现主义的理念和手段渲染时代和个人情绪,从抽象的哲学角度追问生活的意义及人之存在的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