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2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面对21世纪高科技竞争的时代,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良好素质的具有自适应能力的人才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电工基础是电类  相似文献   
72.
中国人讲“礼”,从圣人孔子改《诗经》,做“礼乐”开始,“礼“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这种崇尚“礼”的风尚必定也反映在当时的建筑民居中,平遥古城作为国内现存的最完整的明清建筑,必然渗透着以“礼“为本的理念。民居作为古城的重要部分,在特有的风貌特色中同样蕴涵着“礼”的理念。  相似文献   
73.
《孔乙己》是鲁迅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也最为先生所推崇。明线与暗线的并行不悖,直笔与曲笔的纵横交错,对比手法的运用,讽刺艺术的拿捏,无一不恰如其分地渲染了小说浓郁的悲凉氛围,展示了悲剧人生的艺术魅力,鞭挞了人情的冷漠,揭示了悲剧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74.
对高职农业院校的植物生理学实验课考核进行了改革的初步尝试,即调整了实验内容,考核方法和考核原则,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相似文献   
75.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社区教育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政府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倡议的提出,势必迎来社区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作者通过对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必要性、现实困难的详尽分析,指出我国社区教育未来发展方向是促进学习型社区的建立,在学习型社区广泛建立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  相似文献   
76.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某个学科领域中Altmetrics指标的特征,为该领域文献影响力评价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方法/过程]定位于图书情报领域,选取Scopus、Altmetric.com进行文献被引频次及Altmetrics指标值的采集,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在众多Altmetrics指标中,Mendeley和Twitter更适合于对图书情报领域文献的影响力做出评价;Mendeley和Twitter中文献的使用群体、文献主题、内容和期刊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Twitter适合对文献的社会影响力做出判断,Mendeley更适用于文献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不同工具的流行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利用Altmetrics指标时应考虑该指标对文献影响力的评价是否存在地域缺失。  相似文献   
7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于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同,学生的学力水平总是存在着差异。随着数学学科  相似文献   
78.
在网络十分发达的今天,多媒体在中学德育中的应用是德育改革发展的必然,也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途径。建立德育多媒体素材库的基础性工作是选择、编辑素材资料,这是保障素材资料库质量的核心和关键所在。本文就如何寻找德育多媒体的素材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9.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的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最终目标。当今时代,企业不仅需要受过良好职业训练,能够承担生产任务的中职毕业生,更希望他们能在日常工作有所创新,能够对现有的工艺、流程、管理机制等提出独创的见解及改良措施,以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80.
宰飞 《新闻世界》2013,(12):61-63
新闻报道的平衡是西方新闻界普遍遵守的职业规范之一。甚至有西方学者提出用"平衡"、"公正"代替曾经被称为"不死之神"的"客观"。在我国新闻实践领域,新闻报道的平衡手法也逐渐被运用。新闻报道的平衡是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主导性因素和意见的同时,兼顾其他因素和意见的理性表现。笔者对新闻报道的平衡的界定包含了"操作"和"理念"两个层面的内涵:它既是新闻工作者道德上的自律,又是新闻写作与版面编排的一种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