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韩国文集中的明代史料》以其丰富而翔实的资料展现了有明一代两国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外交等各个方面交往的情况,不少资料既印证了明代臣民所写有关文献,同时也扩大了各个方面记载的史实,既有补充的作用,又有考证的价值,是研究明代的历史、文学、中朝交往史不可或缺的文献史料。  相似文献   
12.
清末民国时期,广西墟镇的发展对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影响很大。作为商品流通的市场,墟镇通过集散商品,沟通了城乡的经济交往,并通过商品流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墟镇的发展还改变了人们的经济生活。  相似文献   
13.
太平天国对上帝形象的创造与基督教上帝纯灵说有着天壤之别。太平天国创造的上帝具有人类的相貌和性格,是人格化的神灵。太平天国领导人心中的上帝形象,是来源于洪秀全的异梦、受到《劝世良言》的启示并融入了民间宗教的成分再加上他们的想象而创造出来的复合体。太平天国依靠上帝的形象动员民众、加强管理、调适领导集团内部的关系,无疑有助于太平天国的发展。同时,太平天国领导人也凭藉上帝的权威来谋求自己的利益,这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学徼学研究中心整理了一批新发现的徽州文书,为徽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以这些新资料为基础,结合其他史料,对清代徽商资本的积累、管理、纠纷处理以及资本重组等进行实证分析,可为传统观点提供补证,得出新的结论.<徽州文书>的出版为徽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15.
大学出版社是我国出版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其办社宗旨是为高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大学出版社应立足于本交,面向高教事业,应服务于高校全体师生院为高校教学、科研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思想家们,与他们的政治主张相适应,在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他们把选才、育才和用才作为实现他们政治理想的关键和救亡图存的重要手段。因而,他们迫切地要求改革封建的教育制度和官吏制度,建立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教育制度,培养和造就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变革人才。在变法活动中,维新派还选拔和培养了许多维新志士,充实了维新运动的领导队伍,推动了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因此,对维新派的人才思想进行考察,有助于从另一角度加深对维新运动的理解,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维新派的地位和作用。基于这一点,笔者拟就下面几个问题作一些粗浅  相似文献   
17.
徽州文书是历史上的徽州人在其具体的社会生产、生活与交往过程中为各自切身利益形成的原始凭据、字据、记录,曾被誉为是20世纪继甲骨文、汉晋简帛、敦煌文书、明清档案发现之后中国历史文化上的第五大发现。徽州文书遗存至今的数量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的徽州文书的数量当至少不下于35万份;还散落在民间、可资研究利用的徽州文书又该有10万~15万份,两者相加就是45万~50万份。这也许不是徽州文书在今天遗存的全部,但如此多的徽州文书的发现,为徽学研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如果能够及时地整理、出版,供更多的学者研究、使…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曾就发展广西交通运输业、矿业、农业以及培养人才、开发能源、合理利用外资、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等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和设想,其中不乏合理的成分。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父下凡诏书》(第二部)详细地记载了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义训诫洪秀全并以劝慰之名向洪秀全进谏的经过。这部资料反映了洪、杨之间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是太平天国内争的一个缩影。在这次斗争中,杨秀清扩大了自己的权力,但在形式上仍维持着君臣之道,尚未突破维系洪杨关系的底线。  相似文献   
20.
广西近代圩镇的发展和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时期,广西圩镇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心市镇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二是农村圩集在数量、规模、职能和性质上都比前代有所发展变化。但是,广西近代圩镇大多为商业性圩镇,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性,它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