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教育   14篇
科学研究   3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英语听力教学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当前英语听力教学所面临的严重困境,本文从增强辨音能力、强化英语思维、扩展知识背景、注重技巧训练等四方面展开了策略探讨,努力将"会听"成为学生具备"四会"技能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十周年之际,本文深入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演 化历程,为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政策体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过程】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63 份政府信息公开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对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内容、公开渠道和监 督保障措施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结论】政府信息公开政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主体的稳定性、内容的丰 富性、渠道的开放性以及监督保障的完善性。政府信息公开逐步从注重公开共享向数据利用演化。  相似文献   
13.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拓宽发展成果,从思想上、党性原则上不断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广大同学、促进校园和谐的实践中增长才干、奋发成才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厘清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层级关系,有助于提高政府开放数据公众接受度与使用效率,为我国政府开放数据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完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过程] 基于情境理论和专家调查法提炼出影响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的13个因素,利用解释结构模型辅助建模,构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结果/结论] 结果显示,政府开放数据公众初始接受行为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模型包含5个层级,可划分为3个层次:表象层、中间层与根本原因层。表象层包括系统资源、任务紧急程度与平台操作;中间层包括需求明确程度、任务主题、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根本原因层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政策法规、社会影响与平台设计。  相似文献   
15.
在短篇小说《美国序幕》中,托马斯·沃尔夫以极富诗意的语言陈述了战后美国青年一代所独具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历程,具象而深刻地揭示了“一战”之后美国在经济空前繁盛背后所隐伏着的巨大危机——青年一代道德信仰的沦丧与精神世界的坍塌,表达了作者试图在广袤无垠的精神荒原上进行魂灵重铸、文化重建的强烈愿望和美好意图。  相似文献   
16.
姜博  尚婷 《文教资料》2011,(13):186-187
随着高等院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大类招生的政策,本文首先分析了大类招生后学生管理工作尤其是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复合管理模式,以实现低年级统一管理到高年级专业管理的有机过渡,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7.
目前大学生廉政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承载着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和接班人得重任,大学生将走向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对社会的影响是垂直性和辐射性的。因此探究大学生廉政教育的价值目标,分析加强大学生廉政教育的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尚婷  姜博 《文教资料》2011,(14):194-195
师生关系是高校诸多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产生效能的关键,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因此,在高等教育进入一个崭新时期的同时,高校教师需要适应新形式下的变化,调整自身定位,通过各种手段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9.
广告语是特定社会文化的产物,也是语言艺术的结晶。不同语言体系下的广告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通过汉英广告语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在对待天人关系、自我与他人关系、道德与欲望关系上的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20.
语言诗在反叛传统诗学体系的同时,又承继了语言论诗学的血脉,将艺术之根深植于索绪尔学说中,强调诗歌意义的生成源自语言系统内部,诗歌应该放逐诗人、取消个性。这一点与同属语言论诗学范式的新批评的诗歌主张是高度一致的。但是,语言诗认为语言的自足性以及意义的生成机制均应建立在差异性联系上,而新批评则坚持建立在全新的语法秩序上。这一问题上的严重分歧,使语言诗辞别现代主义而走向解构主义,在隔代承传中完成了对新批评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