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41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8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心理学是学校开展"教育学双学位"教育所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为切实提高心理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适时运用以下有效的教学策略:研究教材内容,做好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实际,选择教学模式;利用技术优势;使用多媒体依据学科性质,提供学习策略。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有意识地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实到所讲授的教学内容中来,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2.
首先介绍了Linux设备驱动的概念,接着详细分析了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内部机制和开发步骤,最后编写了一个最简单的字符设备驱动.通过它可以了解Linux设备驱动程序的工作原理和开发设备驱动程序的通用方法.  相似文献   
23.
城市群条件下区域性公共产品的区位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区域城市化阶段.东部沿海和其他经济发达地区,借助劳动分工、交通网络和产业合作等途径,率先呈现出大都市区化和城市集群化的趋势.区域性公共产品是区域城市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助推器,也是探索区域公共产品联合供给与市场化经营机制的物质载体.研究认为,只有多个地方政府联合生产公共设施时才会出现帕累托改进.本文在区域性公共产品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在一个假定满足受益均衡目标的城镇群系统下,针对区域性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决策问题,提出一个简化的选址技术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24.
老师,您好!     
老师,您好!今天是您的节日,我要把最动听的歌献给您,把最鲜艳的花献给您——还有少先队员祟高的敬礼。 “为使花红叶绿春色满园,您甘愿化作泥土与大地同脉”,这就是您人生的理想,不倦的追求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25.
红色资源是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集中体现,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推进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是有效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只有消除红色资源在时间上存在的久远性、空间上存在的分散性、形式上存在的单一性以及学生对红色资源崇高形象的距离感,让红色资源能够真正做到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主动接受,红色资源才能发挥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党的十七大将就业提到民生之本的高度,强调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但是,很多大学生的就业观存在误区,如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享乐、盲目从政、讲究功利、求稳怕变等等,因此,探索出对大学生进行有效就业观教育的途径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7.
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利于繁荣与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有利于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目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社会认知偏见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动力,培养机制单一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活力,自身发展不全面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缺乏创新素养等问题。应明确培养目标,增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学术使命感,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活力,加强自身能力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创新素养,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效。  相似文献   
28.
基础音乐课程改革如温暖的春风,给当代的音乐教育带来了一片沁人的新绿。新的音乐教育教学理念及方法推动了音乐教育的发展,使音乐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注重学生素质、能力、个性的培养;给了教师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实现了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主体的转化。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由于基础学科本身的学科性质以及国家对基础学科毕业生职业发展前景规划的缺失等原因,导致基础学科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尤其突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国家,高校、毕业生三方共同努力,以推进基础学科发展和该学科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30.
幸福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是人生信仰的永恒追求。从学生的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及社会环境三个角度来分析教育幸福的意蕴,进一步从师生间共同成长和教师价值在公众氛围下两个方面讨论教育幸福的实现路径。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主体的幸福,而且更应当关注教师主体的教育幸福,让教师在这一职业中感受更多的幸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