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8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教育   2460篇
科学研究   525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24篇
综合类   125篇
文化理论   24篇
信息传播   42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189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81.
作文有鲜明的个性,才有可能在成千上万的高考作文中鹤立鸡群。  相似文献   
82.
83.
历史考试中选择题的特征有最佳选择题或唯一选择题,组合选择题,因果关系选择题,异同选择题,史料选择题等.回答这些选择题的对策是学生必须掌握课本知识或一些结论性语言,具备一定的知识归纳的能力,学会用历史的眼光看待文学艺术作品,不是用鉴赏的眼光看待文学艺术作品,教师在复习或讲课中应归纳各节的内容,要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对教材各章节的基础知识的掌握,从而形成或知识的网络,提高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84.
课程是构成专业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直接影响着各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搞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1987年以来我们陆续制定了有关加强课程建设、开展课程评估的文件,确定了课程建设的目标、原则和标准及课程评估的办法。1990年我们组织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85.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都应当具有的基本能力,也是高等师范教育培养的最终目标,但是我国师范教育本身对于师范生“教书育人”的培养并未曾引起教育研究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将“教书育人”这种教育、教学能力有效内化于每一个师范生的能力结构中实现“教书育人能力”的有机传承,为他们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是现代师范教育研究、实践应当注重的环节。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试图通过研究高等师范教育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6.
根据普适的菲涅耳公式,详细的分析了反射光产生半波损失状况。对常规的右手介质,澄清了对半波损失的一些含糊的概念。对左手材料得到了产生半波损失的一些定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7.
新课程改革使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些陈旧传统教学方式正在被摒弃。但由于对新课标的解读不够深入,在以新理念为指导的音乐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好的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简单的归纳反思。  相似文献   
88.
在中专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改革传统的灌输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理念,在所创设的物理情境中开展合作式教学和交互式教学,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9.
语文教学要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贯彻这一指导思想。为此,我校高一年级语文组在刚入校的新生中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讨,效果很好,这里仅举三次作文训练为例。  相似文献   
90.
《21世纪议程》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的基本发展战略和行动指南。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探讨了面向21世纪地球科学面临的主要任务。针对如何协调解决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问题,指出了面向21世纪新的地球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